總序 解空叢書是“實踐學”的代錶作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禪門源流
祖師禪裏麵為我們開闢很多法門,與如來禪不同。如來禪是透過數息觀、慈悲觀、不淨觀、因緣觀或念佛觀來修的,各個觀法的心境不同。至於祖師禪,則是要你提起境界,所以有參話頭……
第二章 什麼是般若?
“般若”二字是梵音,為佛門的中心思想,如果勉強翻成中文,可以說是“智慧”,更正確一點,應該說是“妙智慧”。然而這個妙智慧又是什麼呢?它與一般世間的聰明有何不同?如何把它兌現在我們身上?它又有什麼用?
第三章 這個南方蠻子!想做什麼?
“我要求作佛!”你看,這惠能口氣之大,心誌之堅,可吞日月啊!接著五祖說:“你是南方來的蠻子、是青番,怎能作佛?哪有這種番仔佛?”惠能答道:“我這蠻子身雖然和您不一樣,但佛性哪有不同?”他已經體會到眾生與佛,佛性無二無彆瞭。然而佛性又是什麼?怎麼作佛呢?
第四章 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各位一定認為進到佛門來幫忙煮飯灑掃或布施供佛、包紅包等等,都是福田第一,事實上,真正的福田第一是指覺悟這件事。“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自己的本性若迷失掉瞭,迷到貓道、狗道、地獄道去,福報大又有何用?
第五章 思量即不中用
會思量,就非直心啊!辯論、迴答都很快,那叫方法論,是機巧。真心、直心和用心意識不同,其中絲毫的隱藏也沒有,不但自己完全呈現,對彆人也是洞徹若明。直心是“言下須見”,不思量;非但言下能見,且能“見道”。不是一般“知道瞭”,而是真正見“道”的存在,那纔是成就的境界。
第六章 警覺、等待、澄淨
心,有若一缸渾水,要澄清,唯有靜靜等待,而非很“精進”地搖晃。在這個靜態動詞中,保持高度警覺性,仿若貓捉老鼠,高度警覺,靜觀以待,然後伺機成擒。我們也必須以高度的警覺性去捕捉本身的自性,當它一閃動,你瞥見並馬上攫獲,去體會那個生命感。
第七章 諸法實相
“這是什麼?”這時你發覺:“我知道瞭!”如此即可,已經毋庸多言瞭,這叫“諸法實相”,亦即內心實實在在的感受。那時你對它的認知,是打從心裏當下去接受它,所以稱實相。如今我們已逐漸喪失這種能力瞭……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哪個是你本來麵目?
這是很有名的話頭,你靜下來以後,去提這個疑情看看:不思善、不思惡時,我的本來麵目是什麼?去參!不用解釋,這也無從解釋,因為每個人所意會的都不同。把那話頭提起來,如何將識性轉為根性,就進去瞭……
第二章 還有秘密嗎?
有些法是經驗傳承,難以言喻,莫可言錶。佛陀拈花,迦葉微笑。世尊把那個不可講的、心靈經驗的部分,交給瞭迦葉。為什麼呢?他們又相印瞭什麼?能告訴你,跟你講瞭,那就不密瞭;然而你若能返照自省,密就在你旁邊。
第三章 淨心,除疑,莫空心靜坐!
淨心,絕非靜靜坐在那兒,枯藤、老樹、昏鴉,昏鴉站在枝頭上,一動也不動,你靜靜坐著,成瞭昏人……不是這樣哦!淨心是清清楚楚的,在這當中沒有妄念,毫無造作,不起心動念去造業。一旦有瞭這種能力,就能……
第四章 本體、現象、作用
風,你有沒有看到?沒看到。可是在如此燠熱的天氣裏,微風吹動讓你很舒服,你感受得到,那就是風的作用;或者看到樹葉飄動,那是風所展現齣來的相。風的體你根本看不到,唯有透過其現象或作用,纔能明瞭其本體。
第五章 “我”就是最大的魔
最大的魔就是“我”,不要去怪誰,那個“自我”纔最可怕。學佛就在於破除這個自我,一切業障皆因我而生,若能不執著,不被那個境界纏住,就對瞭!可是一般人無法一下子達到,怎麼辦呢?
第六章 根塵接觸,還是識塵相蕩?
凡夫用六識與六塵接觸,是為識、塵互相激蕩。我們眼見色、耳聞聲、舌觸味……五官皆在講求刺激,故容易麻木。修行人趨嚮覺悟境界,他用六根與六塵接觸。他有接觸喔!而且清清楚楚,但那接觸卻是謹慎、緩慢,且淡然……
第七章 福德?功德?極樂世界?
你一生造寺、供僧、布施、印經……功德大否?實無功德!既然如此,那這些還要不要做?不做能往生極樂世界嗎?福德與功德究竟有什麼不同?該怎麼運用?何謂極樂世界?怎麼去呢?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談境界?還是談修行次第?
《楞嚴經》以分析的立場說明修行的步驟,所以有次第性;《維摩詰經》則從整體來講,告訴你頭、手一體,不能分開,是談圓融之境。六祖是頓教法門,是講開悟後的境界,乃就體上而言。佛法的目標在於讓人覺悟,因此它有時談總體,有時論個彆,兩者說明方式有異,學佛人往往就在這裏産生問題……
第二章 什麼是坐禪?什麼是禪定?
禪,這裏定義為“內見自性不動”,你能否感受到?參禪的第一個功夫,安坐好之後,不作思維意識的推理思考,也不作空心靜坐、百物不思的邪見,能真正“提起一個念頭”,照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內不亂”。一旦內有思維意識起來,照得清清楚楚,那麼所謂的觀照力便會顯現……
第三章 自性五分法身香與無相懺悔
“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與解脫知見,“自性五分法身”與此有何不同?懺悔也談瞭很多,有理懺、事懺、通懺、彆懺,而這裏所謂“無相懺悔”,又是從哪個地方看呢?
第四章 自心歸依
“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自己的佛、自己的覺悟、自性,你都不迴過頭來,那要依靠誰呢?現在既已明白,就要內調心性,內明理觀,對外則要敬他人,外托事儀,最重要的則是必須自心歸依。
第五章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經記載下來,屬可說的部分,是佛陀語言錶達的一種技巧,藉此將法意傳遞給我們,我們是否也能從中進入佛的境界、進入其心境?心境難以藉語言文字錶達,但你能否透過語言文字進入那個“非語言文字所能錶達的境界”?
第六章 用願力去銜接
真的能夠轉六、七識,很容易進入三昧門,然而從三摩地修過來到達忘我之境,仍在世間法中,還不是真正轉六、七識而達忘法之境喔!假如你在佛門中真正轉六、七識,而在轉五、八時還不得其法,你會用願力去銜接,那時一轉身再來,就會如六祖一般,一聽聞便即開悟瞭!那是願力在支撐著你啊!
第七章 一種斷層、超越、跳躍之感……
當你咬緊牙根,堅信佛法而放下、捨掉一切時,種種忤逆不順、掙紮煎熬也會跟上來。假如你能感受到應該放下不執著,半年內即會脫胎換骨,然後有一段極平靜的時期,那時功德、福報不可思議啊!這時産生的境界相是沒有相續的。你迴頭審視,會有一種斷層、超越、跳躍之感……
第八章 聖諦亦不為
一般人往往一心追求那個果的目標,但都忘瞭自己還在因地,你若不種因,何時能結果?種瞭因,其他就隨緣,務必好好修,至於能否開悟解脫、齣離三界,那就不用執著瞭。隻管把因照顧好,不去擔心果,如能這樣,你就不落階級瞭,沒有框框能把你局限住!這纔是“聖諦亦不為”的真正意義。
第四部分
第一章 人生,總在兩個虛幻間擺蕩……
人類大腦有個極大的麻煩處,喜歡執持於一邊,不是往這邊擺,就是往那邊偏;在哀樂、悲喜、空有……之間擺蕩,因此總在天堂與地獄間奔忙,在兩個虛幻間往覆不停地擺蕩。我們為什麼不能停在一個正確的平衡點呢?
第二章 地緣功德
地緣功德力很大喔!所以提醒各位一個修法:在傢固定時間、地點做功課,並且堅持不輟。幾十年下來,你做功課的所在地即是聖地。如此纍積道糧,因緣一至,善知識為你一點撥,整個心跡轉變,就都是你的瞭。
第三章 用高度的警覺性去感受那個緣境
對境心不起,麵對任何境界而心不起,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和修行法,那隻是一種壓抑、一種修養罷瞭。惠能說:“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但這要怎麼做呢?
第四章 佛性無常?
一般認為,無常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彆心,有常之“常”即佛性,佛性永恒,人人都有。但惠能卻反過來說:“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彆心也。”這到底是怎麼一迴事?……
第五章 就隻是“存在”而已
煩惱即菩提,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彆,奇怪耶,智慧就智慧,煩惱就煩惱,怎會無二無彆呢?就相而言當然有區彆,但就本體來說,無二無彆。存在即是存在,體性就講存在這個部分;本體、體性即指存在的本來狀況。
第六章 以生命能量是否增長為判準
喜悅的流露讓生命能量增長,所以是善的。引發情緒,卻讓生命能量流失,就叫惡。善惡在修行人的立場如此分判,其中無價值判斷,唯有一個標準,即生命能量是否增加。從這裏看佛法的善惡邪正,與一般社會定義大不相同。
第七章 入涅槃
六祖預知時日到瞭,召集門人開示。換句話說,他準備入涅槃瞭。入涅槃,該怎麼解釋呢?學佛人常疑問:佛在因地發心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菩薩也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可是他們為什麼都已成佛瞭,而我們還在這裏?
第八章 成佛的關鍵
六祖為我們開示的法,無非是“根本”,即本體的部分,對學佛人而言,這是很重要的關鍵。它通常分兩部分來修學,一為“攝末歸本”,從後麵嚮根本之處走來;一是“依本起末”……成佛關鍵,在於找到自性。
附錄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總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