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中國

治理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美] 李侃如
出品人:
頁數:402
译者:鬍國成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4839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學
  • 海外中國研究
  • 李侃如
  • 政治
  • 中國研究
  • 中國
  • 中國問題
  • 社會學
  • 政治治理
  • 中國發展
  • 公共政策
  • 政府管理
  • 社會治理
  • 製度建設
  • 國傢治理
  • 治理理論
  • 現代化
  • 法治中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是作者30多年來研究中國成果的結晶。它主要從四個方麵對中國社會變革、政府管理體係、經濟發展,以及中國社會目前所麵臨的挑戰等問題進行瞭分析:中華帝國的遺産及其式微。作者談到孔子和儒傢思想、清朝的衰落、共和的興起.以及中國共産黨的誕生:中國共産黨所走過的特殊發展道路。

書中談及毛澤東思想、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時代的政府管理方式、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鄧小平時代的政府管理方式變革:1949年以後的中國管理機構設置和結構.如中央政府、縣、鄉等不同層級的管理體製.以及“條”、“塊”管理體係等;目前中國社會所麵臨的挑戰,如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護環境等問題。《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是繼費正清《美國與中國》之後的又一部美國學者研究中國的重要學術著作。作者對中國的深度觀察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目前美國中國學研究的水平。《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無論從方法論、資料運用,還是分析角度上看,都對我國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特彆是美國問題研究的學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和藉鑒價值。

本文源自一舟書庫 訪問地址:http://www.guyizhou.cn/article/10616.htm

作者簡介

李侃如(Kenneth Licbcrthal)(美),博士,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傢,現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心主任、外交政策與全球經濟發展資深研究員。曾任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學和商學院教授、威廉斯·戴維斯研究所中國項目主任。1998年8月至2000年,李侃如博士擔任美國總統國傢安全事務特彆助理、美國國傢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部資深主任,負責美國對東北亞、東亞和東南亞的政策。

目錄資訊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緻謝
第一部分 遺産
第一章 中華帝國的遺産
中華帝製
作為意識形態的儒學
皇帝
官僚
中國社會
經濟
帝國的局限
帝製的崩潰
清朝的衰落
西方的挑戰
清朝的迴應與崩潰
第二章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
“五四”運動
國民黨
中國共産黨從崛起到奪權
奪取政權之路
工人運動(1921~1923)
與國民黨結成統一戰綫(1924~1927)
轉嚮農村(1929~1934)
戰略性撤退:長徵(1934~1935)
延安時期(1935~1947)
內戰(1947~1949)
中共奪取政權道路的遺産
第二部分 1949年以來的政治與政策
第三章 毛澤東體係:理論與治理
毛澤東思想的特色
意識形態掛帥
人民意誌論
群眾路綫
運動
鬥爭
平均主義
反對知識分子的做法
矛盾與統一戰綫
階級和階級鬥爭
自力更生
管理體製
第四章 毛澤東時代
行使權力:1949~1976年
從勝利、經濟恢復,到社會主義改造:1949~1956
背景
初展雄風
接管時期的政治
從成功到危機:1956~1957年
“大躍進”和大倒退:l958~1961年
在復蘇中日益增長的壓力:1962~1965年
“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時期:1966~1969年
接班部署:1969~1976年
小結:毛澤東體製
第五章 改革年代
籌劃改革
鄧小平的改革動力
駕馭改革政治
接班問題
高層的接班問題
接班戰略
體係的接班問題
迄今的變化
攻治影響
第三部分 政治體製
第六章 政權的組織及其結果:從外部觀察
正式的組織結構
中央

……
第七章 政權的組織及其結果:從內部觀察
第四部分 挑戰在前
第八章 經濟發展
第九章 環境
第十章 國傢和社會
第十一章 中國麵對未來
參考文獻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必须承认我的孤陋寡闻。在读到李侃如的《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之前,我对费正清之后的这位“美国当代卓有成就并颇具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几乎一无所知。经张明教授推荐并读完之后,大感相见恨晚。 这本书是李侃如教授近40年研究中国的结晶,目前在美国大学里关于中国政治...  

評分

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170006/0000JQeD.html  

評分

从之前那一本“叫魂”惨案,到中国建国之后的这一段深重灾难的历史,再看看历史上历朝历代对皇位的争夺,每一出都是一场淋漓尽致的“权力的游戏”。 权力的诱惑力有多大呢? 我的父亲,一直到高中都是班长。我看着日渐衰老日渐被生活打磨的他,总不禁想象当初他大概也是一个心...  

評分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不欢而散之后,随着对台军售和奥巴马会见达赖等一系列事件,中美关系自去年奥巴马访华之后进入了低谷。不过,对于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目前在北京的访问,美国国务院表示,美方主动提出访华的要求,是希望美中关系能重新聚焦,一同推动双方在重要议题上的合作...  

評分

《治理中国》是吴晓波推荐的书,据说是美国学生了解中国政治生态的教科书。 这书的英文版在1995年发布,中文版在2010年出版。不用说,这类书的中文版肯定被适当删减。但当你看完的时候发现其实也还好,不外乎就是执政党从成立到执政后的那些事,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 《治...  

用戶評價

评分

P9 法傢主張用嚴刑重賞來規範誘導民眾的行為。法傢理論基於人生而自私的假定。雖然在兩韆年中國曆史的大多數時間裏,儒學是官方意識形態,但在實際做法上則大量采用法傢的主張。 P11 通常,每個朝代早期,當新的統治傢族鞏固其權力、抗衡忠誠度可疑的前朝遺臣時,都會有一個強有力的內廷。中期則明顯可見相對興旺的外朝,管理著一個復雜而欣欣嚮榮的社會。晚期則內廷再度興起。近親結婚而生的皇帝孱弱,而紫禁城內放縱的生活進一步破壞瞭規矩。太監、妃子、宮廷內侍間的鈎心鬥角,緻使許多王朝衰敗。領導者的個人關係與政府正式機構間潛在的緊張,時至今日仍是中國管理體製中揮之不去的陰霾。

评分

講得很清晰。

评分

在我看來該書對任何一個關心國傢歷史和政治的中國人來說,其所承載的價值,可以用兩個字來評價:有限.

评分

@中國政府與政治 美國人的視角,毛時代的政治總結的很有特色,但是在中國政治體製的理論方麵不如楊光斌的《導論》有足夠的理論規範和係統性,最後總結也比較散。

评分

@中國政府與政治 美國人的視角,毛時代的政治總結的很有特色,但是在中國政治體製的理論方麵不如楊光斌的《導論》有足夠的理論規範和係統性,最後總結也比較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