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清代学术思想史的著作。全书涉及哲学、经学、史学、考古学、地理学、金石学、文献学、佛学、美术、诗歌、历法、数学、水利等学术领域,而贯之以时代思潮兴盛转承的主线,可谓气势磅礴,思路明晰,有如一气呵成,被后世研究者称为“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珍品”。本次出版,选用的是朱维铮校订本,并改正了一些错误。
丛书介绍: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由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的版本繁杂,错漏时见。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这些学者名家、国学大师的著作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我们所选书目,大多数是一版再版的经典著作,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有的多次重印,但1949年以后未再重印,借此次整理出版的机会,我们将之重新推荐给读者朋友。这些书,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我们希望,本书系在新的时代,能够帮助今天的年轻人熟悉自己的经典,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跟大师学国学”第二辑于2010年1月推出,包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孟森《清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清代学术概论》、曹伯韩《国学常识》、胡朴安《文字学常识》、诸宗元《中国书画浅说》、俞陛云《诗境浅说》等八种。
上架建议:
普及读物,国学,传统文化
本书系卖点:
1,大师精品: 文化名家历经半个世纪而熠熠生辉的好书,是年轻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首选读物。
2,增补内容: 增补作者相关文章或名家评论文章,比其他社版本大大增值。
3,定价低廉: 回馈年轻读者朋友,单本定价最低至10元。
4,编校可靠: 中华书局资深编辑、编审把关,文字准确。
对于清代的学者,固有的观念使我们以“迂腐的考据”一言以蔽之,故而据此而言中国数百年文化为酱缸,将古人一笔抹杀,实在是可笑之至,梁任公这两本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与《清代学术概论》即对此三半年之学术精神进行的科普,读罢后掩卷,此乃中国真学术也,今人著...
评分葛兆光有《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一文,讨论清代学术和思想的整体脉络,其中引用邱为君的总结,认为清代学术研究最后形成了两种“典范”,一为梁启超的“理学反动论”,重视外部;二为钱穆的“每转益进论”,重视内部,分为鲜明的两个路向。梁氏认为从社会背景来说,清...
评分昨天下午开始看这本书,今天下午读完,足以证明它本身的价值。对于这本书,我读的速度很快,基本没有做什么笔记,所以能在此跟大家交流和探讨的东西也没有进行整理,但是总体的感觉和轮廓还是有的。相关类的书籍,我以前只看过《经学历史》,对比下来,对于清代学术的发展,虽...
评分 评分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撰 朱维铮导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 P35 “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有名之见,其弊二:非掊击前人以自表暴,即依傍昔贤以附骥尾。……私智穿凿者,或非尽掊击以自表暴,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或...
明人讲学,袭语录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更滋流弊,故学者必先穷经。然拘执经术,不适于用,欲免于儒,必兼读史。——摘自《清代学术概论》
评分考核书,彻夜读完一遍过。梁氏文笔绝佳,好学术书本当如此。想来平安时代亦如此。摄关家余韵难扶盛况时代文学,武士崛起,慢慢地就成了中世气息。
评分被感动了好么
评分为学问而学问
评分“我读到‘性本善’,则教人以‘人之初’而已。殊不思‘性相近’以下尚未读通,恐并‘人之初’一句亦不能解。以此教人,安见其不为误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