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史

小说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第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30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出品人:
页数:287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64280
丛书系列:博雅英华·陈平原著作系列
图书标签:
  • 陈平原 
  • 文学理论 
  • 文学史 
  • 文学研究 
  • 文学史论 
  • 小说 
  • 现当代文学 
  • 文学评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通过"文学史眼光"、"小说史研究方法"、"中国小说类型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四部分内容,在撰著文学史的同时,自觉反思其理论框架和操作规则,呈现出作者撰史过程中的理论思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文学史研究作为“职业的批评”的主要领地,学院派烙印深重。 文学史研究需要学识、才情、广博和精深。 “先锋派”一定会逐渐融入到传统中去,被整合,然后再出现新的“先锋”。 文学史家远不及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激进,总是趋于保守,并被公众所冷落,成为寂寞的学院里最寂寞的...

评分

文学史研究作为“职业的批评”的主要领地,学院派烙印深重。 文学史研究需要学识、才情、广博和精深。 “先锋派”一定会逐渐融入到传统中去,被整合,然后再出现新的“先锋”。 文学史家远不及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激进,总是趋于保守,并被公众所冷落,成为寂寞的学院里最寂寞的...

评分

文学史研究作为“职业的批评”的主要领地,学院派烙印深重。 文学史研究需要学识、才情、广博和精深。 “先锋派”一定会逐渐融入到传统中去,被整合,然后再出现新的“先锋”。 文学史家远不及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激进,总是趋于保守,并被公众所冷落,成为寂寞的学院里最寂寞的...

评分

文学史研究作为“职业的批评”的主要领地,学院派烙印深重。 文学史研究需要学识、才情、广博和精深。 “先锋派”一定会逐渐融入到传统中去,被整合,然后再出现新的“先锋”。 文学史家远不及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激进,总是趋于保守,并被公众所冷落,成为寂寞的学院里最寂寞的...

评分

文学史研究作为“职业的批评”的主要领地,学院派烙印深重。 文学史研究需要学识、才情、广博和精深。 “先锋派”一定会逐渐融入到传统中去,被整合,然后再出现新的“先锋”。 文学史家远不及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激进,总是趋于保守,并被公众所冷落,成为寂寞的学院里最寂寞的...

用户评价

评分

陈老师重在提出学界的问题,以小说史意识和小说类型的研究为重点展开,其所仰赖的理论体系和渴望创新的小说史体例值得实践,只是陈老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第一部后戛然而止,遂改名他书,看来要超越鲁迅先生的小说史框架任重道远。

评分

确实如平原君所言,这是一本芜杂的书(然而“小”不到哪去),这些文章也都有二十四年以上的历史,因为是理论性的探讨为主,故显得相对枯燥艰涩,不过也还是有几篇还算不错的文章。平原君不止一次强调读此书需和其他两本著作对照阅读,方才见得好处,这体现出他对撰作与出版的分类自觉——看起来从事小说类型研究所形塑的思维方式也在影响他在学术表达中的战略选择。

评分

平原君………………我能说我没读懂吗…………

评分

陈喜欢讲小说史意识…小说类型研究对于小说史家而言也是颇为重要的问题。以此眼光,预重读《中国小说史略》…具体实践层面,又可以串联我松散的知识点。关于佛道对现代小说影响一文,是我以前感兴趣的话题。不过陈文篇幅所限,选取的对象有限,展开也并不全在我期待中。

评分

意外收获是陈平原写了不少学人真实感悟,竟有心灵鸡汤之慰?!“小说的本性”正在于抵抗“故事性”,难以认同但是印象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