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在国际管理界,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的角色是叛逆者。他是最具原创性的管理大师,对管理领域常提出打破传统及偶像迷信的独到见解。
他最知名的成就《管理工作的本质》,在被15家出版社退稿之后,于1973年最终出版,反而大获成功,并奠定了明茨伯格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迄今无人能超越。
这本书——我用了4年来撰写它,用了15年来发展它,用了35年来思索它。
——亨利·明茨伯格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之一亨利·明茨伯格对MBA教育的审视反思.
名家名著,倾力推出
MBA读本书,反省教育的不足;
管理者读本书,探索成长的道路。只破不立,绝不是一个理性的建设者之作为。明茨伯格教授提出了管理教育创新的重要建议,并以IMPM实践中的成果来佐证:打破了管理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是按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专业来安排课程,而是按照作为一个管理者必备的五种心态(管理自我的反思心态、管理关系的合作心态、管理组织的分析心态、管理环境的练达心态、管理变革的行动心态)来设计课程;尤其强调书本概念与自身管理经验相互验证、相互支持的反躬自省,并由此创造了很多把管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方式,如反思作文、交换访问、现场研究、创业活动等。本书试图对明茨伯格的这些管理教育思想进行一次全面介绍和评价,使人们充分了解未来管理教育模式的理念和方法。
《管理者而非MBA》包含三个非常重要的主题——(1)对于MBA的批判性思考,它本来是工商管理教育,而现在却歪曲了管理实践;(2)在一个严肃的教育过程中培养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3)管理实践本身,它脱离了正轨,给社会带来了机能失调的后果。
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99.html 新年伊始,<商业周刊>中文版刊发了理查德·施马伦西(Richard Schmanlensee)的文章<商学院何以不重“商”>,讨论的由头是“最近很多批评人士认为MBA课程片面强调分析(做什么)而忽略了管理(怎么做)”,作者的身份是麻省理工(MI...
评分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99.html 新年伊始,<商业周刊>中文版刊发了理查德·施马伦西(Richard Schmanlensee)的文章<商学院何以不重“商”>,讨论的由头是“最近很多批评人士认为MBA课程片面强调分析(做什么)而忽略了管理(怎么做)”,作者的身份是麻省理工(MI...
评分这本书是明兹伯格的集成之作,价值之大,自不待说。杨斌教授的翻译也非常精彩,读来很流畅,老爷子的深邃和幽默,跃然纸上。 所有培训管理者,都应当好好读这本书。 一,这本书对管理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当然,这是老爷子数十年思考和研究的结果,通过科学、艺术和手艺三个维...
评分我认为明兹伯格是毫无疑问的管理学大师,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土壤的中文读者,要怎么去看待这么一本书呢?相信我一提出这个问题,大家就能若莫体会到我想说的复杂的情景问题。要知道,在中国,完全没有像美国高校的MBA那般,一直在教授以及专研硬功夫般的理论体系。在中国,...
评分MBA不是“九阳真经” ——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而非MBA》 (来源:思卓书坊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f96b30100essl.html) 学武功的人,想必都知道“九阳真经”。 “九阳真经”,一本武功秘籍,一种旷世绝学。 当老板的人,想必都知道MBA。 ...
一部分是对MBA的批判,另一部分是对管理教育的建议,我们作为相关者,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按照建议改变成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评分泛读,理论与实践不能脱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结合实际管理不断自我反思、现象数据分析、关系合作,必要时敢于变革行动。
评分一部分是对MBA的批判,另一部分是对管理教育的建议,我们作为相关者,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按照建议改变成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评分翻了一遍
评分实践和反思是解决现代MBA之错的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