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权的逻辑

地权的逻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著有《新乡土中国》(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乡村的前途》(2007),《什么农村,什么问题》(2008),《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2009),《村治的逻辑》(2009)等著作。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贺雪峰
出品人:
页数:3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0370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土地 
  • 农村 
  • 贺雪峰 
  • 社会学 
  • 农民问题 
  • 中国 
  • 三农 
  • 法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本书中,作者对最近一些年围绕土地制度改革激烈交锋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解读和回应,而且系统地提出了土地制度建设的主张。作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书中的案例及数据十分翔实,论述严谨,介绍了中国现今关于土地问题存在的各种不同观点和主张,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分析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何种制度建设最具有可行性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充分地论证。作者认为不应该仅抽象地讨论土地权利与农民利益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深入到土地制度运作的具体语境和处境中,深入到土地权利的内在逻辑中去,认真理解和体会地权的逻辑。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很仔细的看了老师的书。 做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 我一直对农村是充满非常矛盾的感情。 一方面农村的穷,野蛮,懒惰让人无奈,另一方面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小时候的充满欢乐的回忆。 贺老师不赞成农村土地的私人化, 基于以下观点: 1. 政府可以转移土地收入,让土地财富...  

评分

作者是有过很多农村实地走访调查经验的,然而这本书的写作态度却实在不敢让人苟同。书名里写着“逻辑”两字,可是整本书倘若认认真真读下来,自我的主观臆测与蛮横的所以然推理实在多到让人感觉不可理喻。这是一个学者应该有的对待学术的态度么??书名标榜着逻辑,真想问问...  

评分

村里的一个女人跟人跑了,抛下女儿丈夫。理由让人哑然:跟她打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们,前前后后都进城了,最不济的也在小县城有了房子。而她,只有守着农村那面山环水的二层小楼,别指望有朝一日能离开。想必也是权衡之下,做出了另攀高枝的决定。这或许是中国城市化进程...  

评分

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蚁族”,从“均田免粮“到”平均地权“,在土地面前,人类的进步也许有点微不足道。幸福赖它赐予,灾乱因它而起。它喜怒无常,神秘莫测。争斗了几千年,一次洗牌,再一次洗牌,还是没人知道什么样的安排合它的心思。 打开电视,看看报纸,这样的争论...  

评分

谈起贺雪峰,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便是,贺雪峰到底对中国了解的如何。搜搜网上的言论,基本是对贺雪峰的研究态度持赞赏态度的。诚然,雪峰教授行走中国十余年,对待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去的地方也够多,积累的材料之类的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比那种整天...  

用户评价

评分

总体来说对于农民问题比较关注而不知而所以然的人可以读读但书中的观点我认为不要尽信。贺老师的分析还是很独到的,他把农民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中国农民的分化不仅表现在城郊和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上已经脱离农业的农民与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农民的分化,而且表现在农业型农村地区农民的分化。”他以其在几个地方的调研为样本分析了现在不同种类的农民不同的需求并表达出确权并不是以种地为主要生计农民最迫切的诉求,他们最需要的是种植的基本条件也就是村集体提供的公共产品,所以现在那些要求确权的农民不过是中国9亿农民中具有较好生活水准的少数农民。其后分析了确权后农民流转土地的主要心态、分析利害认为会产生土地食利阶级以及大量城市贫民窟。在最后一章对近来争议较多的双置换进行了土地的合理性论证。“防止道德话语对逻辑本身的绑架。”

评分

总体来说对于农民问题比较关注而不知而所以然的人可以读读但书中的观点我认为不要尽信。贺老师的分析还是很独到的,他把农民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中国农民的分化不仅表现在城郊和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上已经脱离农业的农民与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农民的分化,而且表现在农业型农村地区农民的分化。”他以其在几个地方的调研为样本分析了现在不同种类的农民不同的需求并表达出确权并不是以种地为主要生计农民最迫切的诉求,他们最需要的是种植的基本条件也就是村集体提供的公共产品,所以现在那些要求确权的农民不过是中国9亿农民中具有较好生活水准的少数农民。其后分析了确权后农民流转土地的主要心态、分析利害认为会产生土地食利阶级以及大量城市贫民窟。在最后一章对近来争议较多的双置换进行了土地的合理性论证。“防止道德话语对逻辑本身的绑架。”

评分

什么土地,什么农民?农民到底要什么?什么农民在要?农业还是农民?

评分

好啰嗦的一本书啊。不过确实值得一读。作者是一个认真且实践的农村问题研究者。尽管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结论。但武断的私有化确实不能解决三农问题。谁能代表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评分

难得在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众口一致的嚷嚷声中,看到如此另类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