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课

死亡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博士自1975年开始便在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死亡与临终、儿童与死亡等课程。1978年。他成为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成员,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及姑息治疗组织成员。科尔博士还是死亡、临终和悲痛事务国际工作组前主席和常任理事。

目前,他还是佛罗里达阳光海岸安养协会的董事会成员。这个协会是美国国家安养与照护组织中儿童安养照护服务的首席咨询机构,同时还是国家捐献者家庭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他的著作包括36本书和手册,例如《帮助儿童应对死亡:指导和资料》、《儿童与死亡》、《青少年与死亡》、《青少年的死亡与悲痛手册》等。

科尔博士的工作得到了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的认可,并被授予杰出个人贡献奖(1988);国际儿童安养组织授予他世界儿童安养工作杰出贡献奖(1989);之后他还获得了创立查尔斯·科尔基金的终身成就奖(1995)等等。

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博士自1976年开始在南伊利诺伊大学讲授死亡教育课程。他是一位牧师,曾经在几个教区任职。他的研究和著作主要集中在医学伦理学,宗教哲学和比较宗教学等领域。

多娜·科尔(Donna M.Corr)是一位肯脏移植科、肿瘤科和安养部门的护士。17年来,她在圣路易斯社区大学教授护理学,还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任讲师。她的著作包括与查尔斯·科尔合著的5本专著:《安养护理工作原则和操作》(1983),《儿童安养护理》(1985)、《老年人护理服务》(1990)、《婴儿猝死:谁能够帮助以及如何帮助》、《儿童死亡和悲痛手册》以及多篇论文。多娜·科尔和查尔斯·科尔合著的书籍5次获得了美国护理期刊年度专著的荣誉。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麦克劳夫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榕励
出版时间:2011-6-1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35991
丛书系列: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图书标签:
  • 死亡 
  • 哲学 
  • 死生 
  • 心灵 
  • 社会学 
  • 美国 
  • 文化 
  • 心理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们谨将《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第6版)》献给曾经并正在为理解和关怀那些与疾病、死亡和丧亲之痛抗争的人们,我们不能用任何魔力将死亡从我们的生命中彻底抹去,我们也不能将与死亡有关的悲伤一并抹去。但是,我们可以分享见解和态度,彼此学习,一起努力积极应对死亡和悲痛。这些有积极意义的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用更加有意义的方式生活。《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第6版)》没有像哲学家那样止于对死亡的思考,而是以一种日常的方式去靠近死亡,给我们很多温暖的帮助。作者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习以为然、面对死亡特别是他人死亡时的一些做法并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有了死亡,生的价值便被动摇。 和歌中说:“怒放的樱花,衰败的樱花,都是注定要凋谢的樱花。”死亡让众生平等,那么,我们生命中的坚持、努力与奋斗,价值何在?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懂得死亡。加缪说过,哲学真正严肃的命题只有一个,即自杀...  

评分

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有了死亡,生的价值便被动摇。 和歌中说:“怒放的樱花,衰败的樱花,都是注定要凋谢的樱花。”死亡让众生平等,那么,我们生命中的坚持、努力与奋斗,价值何在?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懂得死亡。加缪说过,哲学真正严肃的命题只有一个,即自杀...  

评分

每个人生命中惟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无论身份尊卑、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死亡面前才真是人人平等。麻烦的是现在日常教育缺少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态度——如同大部分生一样,死亡在城市大多发生在医院,《死亡课》刚好补上了这个空白。 书从几...  

评分

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有了死亡,生的价值便被动摇。 和歌中说:“怒放的樱花,衰败的樱花,都是注定要凋谢的樱花。”死亡让众生平等,那么,我们生命中的坚持、努力与奋斗,价值何在?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懂得死亡。加缪说过,哲学真正严肃的命题只有一个,即自杀...  

评分

每个人生命中惟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无论身份尊卑、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死亡面前才真是人人平等。麻烦的是现在日常教育缺少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态度——如同大部分生一样,死亡在城市大多发生在医院,《死亡课》刚好补上了这个空白。 书从几...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后有机会细细读来~

评分

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技术指导书,分析了包括丧亲之痛、临终关怀、死亡教育、自杀、安乐死等问题,很理性,实操性很强。中国的教育一向只注重知识灌输,性教育、情感教育和死亡教育都是严重缺失的,不妨自己补充一下吧。

评分

失去的只是生命,但关系并没有结束——生命的定格。

评分

把死亡当作为一个课题,直面,全面,深度,这本书的重点并非简单让你对死亡超脱,更多的是入世,即面对人类死亡这件事,我们可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评分

失去的只是生命,但关系并没有结束——生命的定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