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哈洛韦尔
在哈佛医学院任教20多年,现在是哈洛韦尔认知及情绪健康中心的负人。
他是注意力缺失领域的顶尖专家,他的书是该领域最畅销的著作。
约翰•瑞提
哈佛医学院精神科副教授,曾是哈洛韦尔的老师,后两个人成为挚友。
他是注意力缺失领域最受欢迎的演讲者和作者。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给那些爱走神、易冲动的人贴上“分心”的标签,并认为这些人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分心。其实,分心不是他们的错,分心只是一种病。如果善用其利,分心者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而误用其弊,分心者的一生将是阴霾的。真心希望这套“分心”丛书能够给分心者带来希望。
本书描述了各种不同的注意力缺失症状及疗效,包括不断追求高度刺激的多动者以及什么事都不做的白日梦者。作者指出何时药物会有效以及如何使用行为的改变技巧。两位作者都患有注意力缺失症,但是都成为成功的心理医生,他们写这本书是想帮助其他分心者,使他们也能发挥潜力,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国内首套分心丛书,畅销全球16年,注意力缺失领域顶尖专家打造。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刘翔平、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王玉凤鼎立推荐。
我和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一个关于ADHD的研究,当时我们对ADHD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神经学方面,就和其他神经疾病一样,ADHD 是纹状体多巴胺分泌的异常。 我们召集了64位拥有ADHD部分特质的被试和8位被确诊的被试。想测试多动症与压力的关键,在其中发现拖延性和压力成显著相关,一如书...
评分作为科普性介绍文章,可以给4星。但是再认真的一点的话,看完这本书,缺乏指导性功能。 针对ADD的指标,我个人符合一些,比如说时常缺乏注意力,拖延症,没有条理,害怕与人沟通。但是同时我在读大学之前,学习成绩都十分优秀,在一个有有威慑性的人来赋予我结构...
评分 评分 评分1 病有救了; 2 药不能停
评分分心是因为好奇心,冲动是因为充满创造力,好动是因为精力充沛。 1.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觉察,对ADD的元认知。(内部) 2.药物。(内部) 3.建立结构。清单、计划、记事本,不仅是记忆的外部化,也是注意力管理指令的外部化。(外部秩序) 4.教练。鼓励、人际支持,借助外部力量来管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外部) 《分心不是我的错》
评分对临床应该是一本比较有用的书,案例介绍较多,但病理机制描述很少。一般来讲,关于某个精神病理问题的专著,应该重点分三方面,描述现象,解释机制,给出疗法。可能是这本书的定位问题,作者用主要的篇幅用于描述现象,个案几乎占据了全书的60%,对于个案是通过故事形式,比较流畅,但是缺乏结构感,个案多停留在介绍层面,剖析不够。此外,对于ADD和并发症的关系,作者似乎也不是很清楚,第六章中区分出多种亚类ADD,这种区分似乎还没得到公认。注意问题可以导致情绪,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问题,但是情绪,认知,社会性等问题也会反过来对注意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还不是很明朗。研究注意的认为注意是原因,研究情绪的人认为情绪是原因,研究认知的认为认知是原因..如果你拿着榔头,所有你看到的都是钉子
评分注意力缺失症 多动症患者的世界。
评分反正也治不好,不如坦率接受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