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
當代中國最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評論家,他用行走、思考和文章來解讀中國社會的變化過程。著有《未成熟的國家》和《極權的誘惑》。許知遠曾擔任《經濟觀察報》主筆,目前是《生活》雜誌的聯合出版人、同時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聯合新聞網和《亞洲周刊》等媒體撰寫文化和時事評論。他也是北京著名的獨立人文書店「單向街」的創辦人。
粗獷卻深情,細膩而真摯。這是一段跨越中國東北至西南的壯遊,
一幅無數常民面孔的浮世繪,更是一部中國新一代知識分子的沉思錄。
他不是凱魯亞克,也不是切格瓦拉,
他是許知遠,祖國道途上的陌生人。
每個人看到的中國都不一樣,對於台灣的讀者而言,通過媒體的渲染、自己的行旅、朋友的經驗而獲得的中國印象,都會覺得中國是個熟悉的陌生人。
然而,中國大陸著名的媒體人、專欄作家、公共知識分子,許知遠開始了一段中國行腳後,愕然發覺自己也是祖國的陌生人。
他筆下的中國,我們已經耳熟能詳,在《未成熟的國家》一書中,他充滿了思慮和反省、深刻而略帶憂傷的追溯了百年以來中國追求成熟國家而未果的歷程,在《極權的誘惑》一書中,他更是全面檢討了近十年來中國形象——在國際上和在國內的——變遷,揭示出當下極權面孔的新特點。
而這次,《祖國的陌生人》是他走出書齋看中國的行腳和壯遊記錄,鮮活而粗糲,細膩也溫情。它是一幅典型的融合了遊記體和沉思錄的文本,雜糅進速寫、抒情、白描和思考。他呈現了無數個常民面孔的浮世繪,他使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個中國版本的凱魯亞克和切格瓦拉。他從東北的伊春小城(俄羅斯邊境)沿著著名的「胡煥庸線」到了西南的騰衝(緬甸邊境);似乎是要比較最古老的都市和最現代性的城市,於是他從上海飛到了西安;他在非洲感受北京;他在歷史中緬懷江南。「一路上,我看到了革命、戰爭、政治運動、經濟發展,如何將這個國家變得面目全非,抹平了所有的地域差異,摧毀了既有的社會結構,解構了原有的人際關係……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像是無根之萍,他們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卻也蘊含著無盡的能量——他們無法從傳統中獲取價值和意義,卻也享有了沒有歷史束縛所帶來的無邊界的自由。」
他不僅僅記下了旅途中遇到的常民面孔——他們的名字似乎不重要,他還通過遊歷來觀察那些指標性的中國人物——他們的名字被視為很重要,如余華和賈樟柯。許知遠解讀人物的鑰匙,不僅僅是從文本上閱讀他們,更從他們生活的土地、他們周邊的人切入,思考到他們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何以成長為他們。於是,余華被還原到浙江小鎮牙醫的生活裡,賈樟柯被還原到山西小鎮臨汾的生態中。他發現,在《兄弟》和《十個詞彙裡的中國》裡,余華「從未試圖逼近自己的內心,從未試圖進行真正的道德與價值上的追問。正因為缺乏這種追問,中國的苦難與荒誕,才僅僅變成了觀賞與消費,而未能轉化成更普遍的人類經驗……」他們活在喧囂的國度裡,卻無法冷靜、超越於喧囂之外。
作者自己曾經說到,「我在書本上成長起來,所以每當脫離書本時,現實給我的總是困惑和不安。」現在,他把書本丟在一邊,上了路,發現了什麼不一樣的了嗎?他找到了新的途徑和方法了嗎?
春节的气息越来越浓了。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有近半的店铺关门了,我在里面转悠,才下午3点,顾客稀少。隔壁的京客隆超市人满为患,大包小裹坠着人们。但我看不到很久以前的那种春节临近的情景。我回过味来,这是商业气息所营造出来的,因为节日来临而兴致勃勃早就淡去,人们似乎...
评分我从未在工作时间如此闲得无事可做,就像原本准备冲锋的士兵突然发现前方没有战场,手足无措,面对空旷茫然。想起蓝狮子的小柿子在我休假时寄了许知远的《祖国的陌生人》,如果没有工作要做,那么读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逝去的梁遇春之外,许知远和史铁生、北岛是近当代我...
评分年前在「书摘」杂志上看到「穿梭在历史的江南」里的一段文字,惊异于作者还可以这样精巧细腻地述说历史,立马就买下了这本书。 第一篇「向南方」看了几页,作者书写自己从爱辉到腾冲斜穿整个中国的旅行,不免感慨:这不就是我一想要的流浪之旅么?于是决定在旅途中把这本书读完...
评分http://blog.farmostwood.net/459.html 许知远曾经给我自己的写作风格以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都是如此。从好的方面来说,他和他在《经济观察报》时期的那些评论教给我,一个人可以在议论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让文字保持敏锐、准确和湿润,并且伴随着审慎和饱满...
评分远际传来一声清寒的钟鸣,顺着它的方向望去,隐隐是一座雾霭的山顶。 于是,市侩杂闹、长短喧嚣,都无外乎黯淡下去了。金声玉振,总能在纷扰的堆叠中滤去一些什么,把更生脆的东西掬给你看——尽管在街巷的交错中,我们仍旧那样着忙碌、欢唱、悲伤。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另一...
你如此的喋喋不休
评分和同類書相比實在是一般,非虛構性的文章裡穿插著老套的敘事和言辭,雖然出發點是再認識中國,但依舊是一種流於形式和囉嗦的剝離。臺北,北京和余華寫的還行。
评分淺嘗輒止。
评分凭什么读史?使人知天命。但知识分子知道了天命有如何,能改变么?知天易,逆天难,何况这天不让你逆。
评分凭什么读史?使人知天命。但知识分子知道了天命有如何,能改变么?知天易,逆天难,何况这天不让你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