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絲.華頓 (Edith Wharton,1862 ~ 1937)
原名Edith Newbold Jones,齣身紐約貴族世傢,從小必須扮演當時女人被賦予的傳統角色,研習禮俗規範;但她衝破瞭身為女人的束縛,不盲從既有的道統,過她想要的生活,她自辦Salon 邀請文人誌士(包括海明威、費茲萊傑、辛剋萊.路易士)進行思想交流,與Henry James私交甚從,影響她的創作深遠,費朗羅在她寫作之路上亦有所鼓勵。伊迪絲從小在傢受私人教師指導,父親廣大的圖書室供其暢遊書中世界,與生俱來當作傢的纔能,十四歲開始就創作短篇小說(Fast and Loose);之後陸續在週刊雜誌上發錶詩的作品,1897年正式齣版非小說《The Decoration of Houses》(與Ogden Codman閤著),1905年齣版的《歡樂居》大受歡迎,1921年更以《純真年代》獲普立茲文學獎的肯定。她精闢睿智的筆鋒與生動寫實的描繪贏得廣大讀者喜愛,甚至在與丈夫Edward Wharton離婚後,晚年能靠寫作的收入維生。在《純真年代》中,伊迪絲以洗練的文字深入描寫人物內心的真實剖白,不時揶揄僵化刻闆的舊俗其可笑之處,其魅力跨越時空徵服瞭你我的心。
譯者簡介
艾莉兒
輔仁大學法國文學碩士,經歷涵蓋採訪記者、資深編輯、中法與中英翻譯,平日就喜愛悠遊於文學的世界,對於文字有細膩的敏銳度,認為將外文原汁原味地轉譯成中文是有趣的挑戰,也是身為翻譯義不容辭的責任,自我期許能當語言的橋樑,把優質的作品傳達給社會大眾。
The Age of Innocence 无论是书还是电影,常年都列于各自的TOP TEN列表的NO.1。 即使之后感动的文字或画面仍时有,纯真年代所带来的触动和共鸣,却耿耿于怀地存于血液之中。 乃至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一直在想,以怎样的一种文体,怎样的一种姿态,怎样一种叙述语气,或是在怎样...
評分《纯真年代》极好地反映了那个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思想守旧而礼数苛刻,庄严肃穆中暗藏着危险。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成人的纽兰,思想上有一些反抗的气息,自然被焕发着精神自由的埃伦所吸引。只可惜,纽兰的反抗只停留在内心,在现实面前,他是个地道的懦夫、...
評分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著。不久前看了电影,回味无穷。某对西洋文化向不感冒的看了此片,也咂吧着嘴说:第一次体会到名著的魅力。春节在折价书店惊见有这本书售,赶紧买下,三两...
評分 評分重要的时刻总是那么软弱 ——重看《纯真年代》 梁永安 “单身节”前夜,在首尔,把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又看了一遍。本来只打算重新看看其中几个片段,一开了头却停不下来,很凝重地看完了。这个电影是根据伊迪丝•华顿的同名小说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