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纳(1828—1893)
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实证主义的杰出.使用一于律师家庭。自幼博闻强记,二十岁时以第一名考入国立高等师范,专攻哲学。曾任巴黎美术学校美术史和美学教授。著有《拉封丹及其寓言》、《英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论智力》、《现代法兰西渊源》、《意大利游记》、《艺术哲学》等。
《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丹纳主张研究学问,应“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最后一编“艺术中的理想”,为丹纳的美学。全书不但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
《艺术哲学》插图珍藏本分图本与文本两卷,图本共精选五百二十二幅,其中彩图四百八十四幅,全部由老一辈摄影家,八十高龄的陈渊先生精心翻拍而成。
一、成书 1864年,丹纳受巴黎美术学校之聘请,担任美术史讲师。本书原系按授课进程陆续印行,总计十讲,共十一本。后作者决定只摘录讲义中提纲挈领的主要观念,汇成五编,陆续出版,是为《艺术哲学》,至今已150余年。 二、翻译 1929年,21岁的傅雷在巴黎翻译本书第一章,写下...
评分第一篇评论的时候,书只读到三分之二左右,知道最近才断断续续的读完,,,补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丹纳这本书,话题谈得非常开,使我之前都不抓住重点,最后,丹纳先生将自己展开得资料,叙述一一收拢,完成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我觉得可以理解为“艺术品鉴赏方法”。 ...
评分这位译者的名字太普通,对不上是哪一位。不过翻译出来的文字非常优美,流畅。难得。 这样的将艺术的书真不错。 付雷可能也有一个译本,没有比较过。
评分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是傅雷所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傅雷的译作、罗曼罗兰的著作、整个西方文学名著统统找来看,其中就有这本法国作家丹纳的《艺术哲学》。 法国人的思维真的是非常清晰,文笔也非常优美,书中的艺术哲学也远远没有其它相关著...
评分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是傅雷所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傅雷的译作、罗曼罗兰的著作、整个西方文学名著统统找来看,其中就有这本法国作家丹纳的《艺术哲学》。 法国人的思维真的是非常清晰,文笔也非常优美,书中的艺术哲学也远远没有其它相关著...
一股陈旧之气,豆瓣评分虚高
评分写文艺复兴最好,尼德兰次之,希腊再次之。有法人滔滔不绝重复之处,但不要紧,措辞优美繁多也是享受。难得的好书,推荐。
评分看不下去了……写得似乎是很好,观点清晰,论述详细,并且由于历史主义的立场,关注社会和地理环境对艺术作品的(决定性)影响,所以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这个方面的,还挺生动(对艺术品本身倒是很少涉及)。似乎是强烈地受到黑格尔的影响,但是又没有辩证法的张力,有的全是“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已成定局”的俯瞰……越看越焦躁……其实全书的观点在一开头就提出了,后面的素材全是佐证而已,对于看惯了“没有定论”的我来说,有点难以下咽……就当体会一下时代的特色吧(比较可爱的是对于自然之美的倾心,19世纪法国的自然观),不过从心所欲地说,这个样子的艺术哲学实在是没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我赶脚都是一堆会让人固步自封的有害成见Orz……
评分送过一本给人
评分不一定深刻,但绝对有趣,虽带着明显的时代局限,丹纳的文笔却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