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当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第一名。大学期间活跃于校内校外,曾到美国、日本、韩国、捷克、奥地利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和参加学生交流计划,又在摩根士丹利、电信盈科等国际著名企业、机构实习。2002年保送北大国际经济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曾出版个人作品集《背包走天涯》(2003年)。
任羽中,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当年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一名。大学期间两度获得北大创新奖,并在《战略与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保送北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曾出版个人作品集《埋下头来数星星》(编著,2002年)和《简简单单的快乐》(2003年),并在《中华读书报》等知名媒体兼职。
本书是中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的成功励志书。两位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后,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摸索出了一套近乎完美的自主教育模式——他们坚信,在大学时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规划,是走向成功人生的极其重要的一步。作为中国本土最典型的大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学生,他们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将要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朋友们,那些对于大学教育的思考,对于四年成功得失的感悟,一定会成为帮助千千万万学子完善大学教育的“必修课”。
现代最酷的学生?热衷于各种ngo和活动?讨论new york times上的经济文章?在星巴克计划境外背包游的路线?哪个资咨询公司或投行的海外培训更诱人?我想说……的确很吸引,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想这么生活,但是我的确很想。他们能这样是因为他们能提出的假设有关?当领先...
评分完美大学必修课 张锐 部分 大学的实验室精神——对自己积极的探索、改造和实验 Educational plan and resume-oriented 体现了最基本的自我规划的意识。 大一:赢在起跑线上 起跑领先,保持领先,将领跑变成习惯。 认识的人越多,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越少;对环境的感觉越好,...
评分第一次读这本书,首先,被北大两位才子的才气、向上奋斗的精神,勇于尝试的冒险精神所感染。 Resume-Oriented以简历导向为指导,以始为终的思想,他们没有在大学当中颓废自己,由衷的佩服他们向上的精神。 那种精英意识,例如:80年代挥斥方遒的精神,90年...
评分很久没长时间的阅读一本书了。 昨晚电闪雷鸣,关掉电视,决定阅读这本在豆瓣上无意发现的一本书。正如书中所说,不要错过任何一次偶然。 本书然我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理想中的优秀大学生。我已经大学毕业,这种生活我大概永远都不会再有了,即便再来过,我也可能不会如此...
评分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塑造,使一个人的视野、思考问题的方式、行动习惯、生活态度发生改变,同时这种教育是一种自助式的教育,我们需要拥有“实验室”精神,来改造自己,进一步拥有改造我们所处的环境,甚至社会的能力。 两位作者有着不一样的性格倾向和人生定位,但有着许多...
励志书还是觉得<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更有现实意义.. 这两个孩子太优秀了..他们讲述的原理没有错..但是每年能有多少人上清华北大..那么好的条件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但是!!学习的初衷不变..为了人生奋斗的理想不变..恩!!
评分书中描写的大学生活,就是我曾经所憧憬的。不过,我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曾经憧憬的,并不一样。书中的很多观点,如Self-education-awareness确实非常的重要。最后关于“完美大学”的总结也不错。大二的我,再看这本本应该大一就看得书,还是颇受启发的。
评分很强的功利性。。或者说好听点,他们很会规划自己,很有“远见”。
评分励志书还是觉得<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更有现实意义.. 这两个孩子太优秀了..他们讲述的原理没有错..但是每年能有多少人上清华北大..那么好的条件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但是!!学习的初衷不变..为了人生奋斗的理想不变..恩!!
评分书中描写的大学生活,就是我曾经所憧憬的。不过,我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曾经憧憬的,并不一样。书中的很多观点,如Self-education-awareness确实非常的重要。最后关于“完美大学”的总结也不错。大二的我,再看这本本应该大一就看得书,还是颇受启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