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万绳楠,1923年生,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1942年国立十三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6年大学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师从清华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1948年毕业,为陈寅恪的关门弟子。毕业后即弃笔从戎,参加革命。解放后先后任教于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系安徽大学历史系创办者之一。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等,并据1940年代末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开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课程笔记,整理成《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

出版者:黄山书社
作者:万绳楠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1987年4月
价格:2.95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535000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魏晋南北朝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历史 
  • 魏晋 
  • 南北朝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此书是作者整理了陈寅恪老的笔记而成。它虽然不能把陈老师的精彩论述,一一如实地反映出来,但我想这部笔记的发表,对于研究陈老师在近代史学上地位与贡献,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将能起到它的作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买这本书是双十一凑单,也是想逼自己重新开始利用点滴时间读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料开头就让陈老给震了……从未想过历史可以这样去看,一如十几年前初读《长恨歌》和《檀香刑》,惊叹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叙事。当然,论读后所得,那两本小说自及不上本书万一。 因为略偏离专业,...  

评分

民国年间,中国治史曾达到这样的高度,恐怕至今仍能令诸多史学家汗颜。《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并非陈寅恪自己所著,而是陈寅恪在清华历史研究所任教期间一位叫万绳楠的学生,根据听课笔记整理而成。这种程度的转述难免有疏漏和扭曲,但哪怕是嚼饭喂人,《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评分

说实话,我对那些利用幽默风趣讲故事方式来讲历史的人是又爱又恨,我佩服他们能将历史故事和人物讲的风趣幽默,能让那些本以为历史是无趣且难以接近的人发现历史的趣味,就像易中天与当年明月一般,他们的书让我周围那些爱看言情,玄幻小说的男女接触并走进的历史。 ...  

评分

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好的地方我看出三处。 1.旁征博引。每个论点都能给出一堆例子来证,显然还能有更多。说明陈大师的功力极深。一般人若靠查阅二十四史和其他典籍来达到相同的水平,不知要花多少时间。陈万卷书藏于胸中,挥笔即成。 2.大体趋势的分析准确连贯...  

评分

血浓于水又何妨 如果说当今社会还有什么差异能左右人们的所思所想,我想一定不会是人种、民族或者血统的差异,应该冠以“文化的差异”更为贴切。也许有人会说不同人种、民族、血统必然带来文化差异,但看罢陈寅恪先生关于南北朝时期文化大融合的讲演就知道这一因果关系不一定...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师首先是利用材料的大师。

评分

看过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历史研究

评分

一生低首拜陈师

评分

二刷。有时候我感到疑惑,读一本从前读过的好书却跟从来没读过一样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时候我曾幻想着抹去第一次读《三国演义》的记忆,然而如今的我如果真的第一次读《三国》肯定不会有彼时的激动。人生事大抵如此。

评分

寅恪案,史言“胡亡氐乱,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此谓永嘉南渡后事。然西晋末年中州扰乱,北人莫不欲南来,以求保全,当时具有逃避能力者自然逐渐向南移动,南阳及新野之上层士族,其政治社会地位稍逊于洛阳胜流如王导等者,则不能或不必移居江左新邦首都建业,而迁至当日长江上游都会江陵南郡近旁一带,此不仅以江陵一地距胡族势力较远,自较安全;且因其为当日长江上游之政治中心,要为占有政治上地位之人群所乐居者也。又居住南阳及新野地域之次等士族同时南徙至襄阳一带,其后复值“胡亡氐乱”,雍、秦流民又南徙而至此区域。此两种人之性质适与长江下游居住京口晋陵一带之北人相似,俱是有战斗力之武人集团,宜其为居住江陵近旁一带之文化士族所畏惧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