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佩雷菲特,生于1925年。法兰西学院院士,学者,法国《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主席,曾担任过七任部长,在法国政治界和学术界都颇有影响,属于法国传统上博学多才、思想敏锐、视野广阔的一类知识分子。
三百年前,大英帝国从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英国此举意图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而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认为英国里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臣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这场聋子之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
两百多年后,中国看起来已经天反复地的变化,但是骨子里仍然和当年乾隆治下的帝国并无二致。庞大臃肿的官僚机器仍然在运作,社会仍然有非常精确的等级,过去的一品二品,如今用部级局级等代替,仍然特别在乎顺序和排名,谁的名字出现在谁的名字前面丝毫不能错,否则就会出大事...
评分“对于他来说文学是神圣的、纯粹的、不可侵犯的、完美无缺的又伟大崇高的。” ——朵拉·迪亚曼特(Dora Diamant) 1923年卡夫卡在波罗海边的厨房里遇到朵拉。他没有再返回布拉格,而是随着朵拉去了柏林,在她的陪伴下度过了生命的最后11个月。 到了1924年的春天,卡夫卡的...
评分 评分天朝情结与大国意识 在1793年,法国进行的大革命为世人所瞩目,而同样在这一年发生的另一重要事件却很难吸引历史教材的目光,甚至很少被人们所铭记,它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几乎不会出现,历史教授们口中也不过偶尔说上一句:“马戛尔尼出使清朝”而已。...
评分终于看完了这本500页厚的书,这是我早就关注的书了,但说实话,通读完并没给我所想象的震撼,现在毕竟不同于几十年前。但是的确它提供了一个外国人看中国的独特视角。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资料的占有,作者通过使团的文件和日记,传教士的通信以及连一般中国人都不得...
很经典,直到《怀柔远人》的出现……
评分一本早就被全方位批判的书。但是具有学术史价值。
评分一本早就被全方位批判的书。但是具有学术史价值。
评分站在法国人的视角看满清时的英国人与中国人之间如何相互耍滑头,相互卖老资格。
评分北外图书馆总是这么可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