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佩雷菲特,生于1925年。法兰西学院院士,学者,法国《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主席,曾担任过七任部长,在法国政治界和学术界都颇有影响,属于法国传统上博学多才、思想敏锐、视野广阔的一类知识分子。
三百年前,大英帝国从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英国此举意图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而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认为英国里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臣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这场聋子之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
两百年前,英国的马戛尔尼勋爵带着乔治三世的国书,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带领着庞大的使团历经10个月的航行与1973年7月抵达天津大沽口外,并于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 当时,英国是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和拥有绝对制海权的西方第一强国,而中国则一直是东方最庞大、...
评分我已不再愿听老人的智慧 而宁愿听到老人的愚行 听到老人对不安和狂乱所感受到的恐惧。 ——T.S.艾略特 历史是一剂猛药。 当我在首图阅览室某个隐蔽的书架上偶然找到《停滞的帝国》时并没有想起这点,只是...
评分天朝情结与大国意识 在1793年,法国进行的大革命为世人所瞩目,而同样在这一年发生的另一重要事件却很难吸引历史教材的目光,甚至很少被人们所铭记,它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几乎不会出现,历史教授们口中也不过偶尔说上一句:“马戛尔尼出使清朝”而已。...
评分在虹口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想起好像是老师推荐阅读的书,而且看起来很老的样子,出版年代是1993年。由于我一直觉得西方学者写中国的书,尤其是旧版本的,应该都是一些很经典的书,所以,在好几次错过之后,这个暑假还是把它借出来了。而且现在在考虑要不要把何伟亚的《怀...
评分终于读完这本著作,本来想写一写自己对于佩雷菲特点题的“停滞”二字的体会,可是在写之前看了先前的许多评论以后,却又被大部分对这本书的评论所激起,想谈谈对评论的评论。 挑了一个对这本书“失望”的,http://www.douban.com/review/1224002/, 也许有一些代表意义。 读完...
一本早就被全方位批判的书。但是具有学术史价值。
评分乾隆和马戛尔尼们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
评分乾隆和马戛尔尼们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
评分极端“西方中心主义”学者的著作,对中国的劣根性和阴暗面披露极其深刻入骨!甚至有些偏激,过于“审丑和辱华”了。。。开头作者自称“要求(而不是请求)中国学者帮助他”就暴露了一个老白人的傲慢与自大
评分殖民主义情怀是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