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佩雷菲特,生于1925年。法兰西学院院士,学者,法国《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主席,曾担任过七任部长,在法国政治界和学术界都颇有影响,属于法国传统上博学多才、思想敏锐、视野广阔的一类知识分子。
三百年前,大英帝国从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英国此举意图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而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认为英国里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臣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这场聋子之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
两百年前,英国的马戛尔尼勋爵带着乔治三世的国书,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带领着庞大的使团历经10个月的航行与1973年7月抵达天津大沽口外,并于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 当时,英国是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和拥有绝对制海权的西方第一强国,而中国则一直是东方最庞大、...
评分马格尔尼满怀信心向天朝出发了,他的这种自信来源于对大英帝国实力的认识,他相信大英帝国的光芒已经照耀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他自己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他曾经是英国驻沙俄的使节,对于自己的外交才华他是自负的。毕竟任何一个国家同沙俄打交道,能不吃亏简直是妄想...
评分在虹口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想起好像是老师推荐阅读的书,而且看起来很老的样子,出版年代是1993年。由于我一直觉得西方学者写中国的书,尤其是旧版本的,应该都是一些很经典的书,所以,在好几次错过之后,这个暑假还是把它借出来了。而且现在在考虑要不要把何伟亚的《怀...
评分丁维提将三脚望远镜充上电,以便看到远处的优美风景。“这架仪器不止一次地吓跑了大批中国人,他们把它当作一门大炮,因而觉得英国人是地球上最凶恶的民族。” --------------------------------- 度娘没查到任何资料 只能做如下考证 尼古拉·特斯拉 生日:1856年7月10日 职业...
评分1793年的马戛尔尼觐见乾隆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它极具戏剧性,又是华夏民族最痛苦历程的开始。1793年在西方的英国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日不落帝国正冉冉升起。面对一个神秘且神圣的东方帝国,被伏尔泰等启蒙大师奉为道德政治文化典范的国度。商人们派出了浩大的使团,带着高...
不喜欢这种松散的类似小说似的文体,作者的见识实在一般,一个法国公知而已
评分当“文明”遭遇强大
评分如果我是上帝就把中國這個國家還有人民徹底從地球上抹掉!永遠消失更好,包括我在內
评分盛世的另一面
评分乾隆和马戛尔尼们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