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精神史研究》以六朝时期为中心,历史跨度纵贯汉唐,通过综合性和个案性的考察与研究,对中国中古思想史以及中古政治与学术和思想的表现之间的联系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描绘。《六朝精神史研究》积著者近二十年之功,所论述的内容包括:六朝士大夫精神生活的总体风貌,从汉代走向六朝过程中的思想变迁,集中于六朝时期而围绕着何休范宁、范哗、沈约、颜之推、颜师古、葛洪、道宣、傅奕等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人物的著述及思想特点,还有汇集于这个时期的儒释道三家关系中的诸多问题和著名的论争等。《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六朝精神史研究》是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吉川忠夫,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著作有《真诰校注》、《研究》、《六朝道教研究》等。
你可以说原作者日文写作别扭,那这段瓦莱里的话应该可以翻译得通顺一点吧: 就像是给那意想不到地受到冲击,而到现在突然无意识的身体的存在以新的感觉一样,接受来自这些事件的打击,对可以将那种存在推向不安的什么东西的存在而感到漠然。(第29页) 不明觉厉,这段说的什么...
评分 评分你可以说原作者日文写作别扭,那这段瓦莱里的话应该可以翻译得通顺一点吧: 就像是给那意想不到地受到冲击,而到现在突然无意识的身体的存在以新的感觉一样,接受来自这些事件的打击,对可以将那种存在推向不安的什么东西的存在而感到漠然。(第29页) 不明觉厉,这段说的什么...
评分 评分我覺得讀吉川先生的日語很吃力,這書我學日語以前就讀過,感覺長句太多,很別扭。序章那部份,《日本學者中國史研究論著選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20717/)有另外一個翻譯,高下立見。今天又在看,遇到一處错誤。 例一:范泰,東晉永和十一年,作為范甯的長子...
里面人、事虽古,思想却与今人无异,难怪有人说人类思想历史根本没有进步一说,只是无数的变形与循环
评分虽然有学者指出这个译本存在不少问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573d60100wisz.html),且书中时有疏误,但这部著作还是很扎实且不乏敏锐的见解的。
评分反正日本人做学问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了,史料功夫是绝对细致,但论述上就各种似是而非浅尝辄止。而且作为一本专著,各篇论文之间并没能完全捏合成一个焦点明确的整体。这书更合适的体例恐怕是砍掉三分之二,不是不要了,而是把大量实证性的文献对比考证分散到脚注和附录里去,剩下三分之一主文,读起来大概会爽利很多。
评分感觉吉川可能不太懂道教,大概也不熟悉谶纬,真人、葛洪和孝经的几篇不是太好。梳理排佛论的几篇很实用,概念分梳清晰,把玄谈理得普通人也能看明白,很感恩。家族史的几篇其实还是日本汉学最喜欢的人物侧写,讲沈约和颜之推都有一些独特的切入点,汉书颜师古注的一篇梳理材料来源太硬核了,恍惚感觉自己在看一篇绝望的博士论文……但最后收尾非常浪漫,很切近的温柔之心,使人感受到吉川自己的寄托。
评分里面人、事虽古,思想却与今人无异,难怪有人说人类思想历史根本没有进步一说,只是无数的变形与循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