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问题

中国美学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苏源熙
出品人:
页数:282
译者:卞东波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60686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美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海外汉学 
  • 艺术 
  • 汉学 
  • 文学 
  • 学术 
  • 中国古典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采用解构主义的修辞阅读方法,重构了中国儒家注释对于《诗经》诗歌的注释方式,将其视为一种“讽寓性”的古典美学模式。又以同样的修辞阅读法,重新解读了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关于中国哲学问题的争论和黑格尔对中国历史的哲学论述,并将这两者与儒家注经者并置,把他们的工作视为可资比较的、以美学模式建构中国历史的创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痛苦的,因为语言的隔膜,毕竟原文是英文,而且是比较文学的专著。如果不是看到他有关于诗经的论述,我是绝对不敢读的。好在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些问题的另一种解释。当然,翻译起来是困难的,(在对原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一个注释中对诗旨的把握上。)然...  

评分

读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痛苦的,因为语言的隔膜,毕竟原文是英文,而且是比较文学的专著。如果不是看到他有关于诗经的论述,我是绝对不敢读的。好在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些问题的另一种解释。当然,翻译起来是困难的,(在对原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一个注释中对诗旨的把握上。)然...  

评分

k55agqatatatdtdtdddtdtdddt666d66apaaaapatjtm 6jtja

评分

读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痛苦的,因为语言的隔膜,毕竟原文是英文,而且是比较文学的专著。如果不是看到他有关于诗经的论述,我是绝对不敢读的。好在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些问题的另一种解释。当然,翻译起来是困难的,(在对原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一个注释中对诗旨的把握上。)然...  

评分

读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痛苦的,因为语言的隔膜,毕竟原文是英文,而且是比较文学的专著。如果不是看到他有关于诗经的论述,我是绝对不敢读的。好在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些问题的另一种解释。当然,翻译起来是困难的,(在对原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一个注释中对诗旨的把握上。)然...  

用户评价

评分

诗歌的修辞艺术正是在注释者的操作中被利用的,或者可以称之为一 种中国美学的东西作为一个政治的附生品出现了

评分

读得很痛苦………………读了一大半才仿佛明白过来书里所探讨的“讽喻”是个什么意思,转而又马上踏进了黑格尔历史哲学没学之东方自然历史时间空间的无尽芜杂与缠绵之中,想摔书啊混蛋!!!

评分

读得很痛苦………………读了一大半才仿佛明白过来书里所探讨的“讽喻”是个什么意思,转而又马上踏进了黑格尔历史哲学没学之东方自然历史时间空间的无尽芜杂与缠绵之中,想摔书啊混蛋!!!

评分

很重要的一本书,对于了解《诗经》、汉学传统,及宇文所安内在思路都有重要价值。苏源熙认为,对中国文学的“非虚构”界定,其实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诗学,其研究的目标是寻找和论证中西文化及文学的“根本差异性”,因而研究者“通常给出的解释仅仅是重新命名差异性,或挑出一种差异作为普遍差异的成因:例如,先验的神学(余宝林、宇文所安及浦安迪所认为的西方诗学模式),‘抽象的或精神的对象’……一种阐述哲学问题的‘一与多’的范式,动词‘to be’,俄狄浦斯情节,或者诗歌隐喻” ,而这些解释则往往追溯到中西哲学范式的差异,试图在文化本体论层面获得理论支持。

评分

已经是第四次想要攻克这本书了。这一回读我觉得自己有一些底气说这本书并不是本身难懂,可能也不是翻译不好,而是汉语至今缺乏对于修辞学和语言学的固定的翻译套路。建议直接看英文。一些英文单字中不言而喻的复杂性与互文性,翻译成汉语时就被淹没了。最最基本的例子:cultural和culture两个词的区别,事关“文化”究竟是作为一种性质与现象来言说,还是作为一种实在来言说;而在被翻译的时候,cultural几乎从来不译作“文化的”:“文化批评”、“文化范畴”、“文化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