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心理学

谣言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奥尔波特
出品人:
页数:172
译者:刘水平
出版时间:2003-03
价格:9.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8264883
丛书系列:新世纪万有文库·外国文化书系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传播学 
  • 谣言 
  • 心理 
  • 谣言心理学 
  • 奥尔波特 
  • 传播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大部分日常社交谈话总包含着谣传。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朋友聊天时,也充斥着各种有根据或无根据的小道消息。

这种社交谈话只是向我们的对话者表达一种含糊的友好感觉,避免沉默的尴尬,它们只是谣言传播的一种形式。

谣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在危机时刻更是如此,每当社会局势紧张,不实的报道便恶毒地增长。

在大多数事情上,我们都是非专业的,谣言就因此而产生。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检验我们所听到的是否背离证据的外在标准,即使有时这些标准存在,也能得到。所以我们抵御谣言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对所有道听途说的描述持普遍怀疑的态度。希望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形成谨慎的怀疑态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_「谣言」这个词 在讨论这本书前,我们有必要先检讨一下「谣言」这个词的含义。 查《现代汉语词典》,「谣言」的释义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信息」,使用范例有「散布~」和「不要轻信~」两种。仅以此观之,「谣言」一词不包含对说法真假的判断。也就是说,有「真的谣言」,也有...  

评分

在这么严肃的一本学术著作面前,起了个神马鬼的读书笔记名……读完整本书,想起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的犀利吐槽了,“我是不大愿意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这里面总有些自鸣得意的成分,那会让有幽默感的人觉得你在装腔作势。”放到这里,172页的研究,恰恰就说了人...  

评分

去年看了部剧《千谎百计》,讲老千的,不是一个老千,而是一群老千,一个人去骗人或许比较难,一群人去骗人那就恐怖了,当这一群人还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专业化的老千组织时。对这个题材甚是喜欢,于是对欺诈与谎言也有了兴趣,遗憾的是专门考察此类现象的书貌...  

评分

最近谣言多,建议大家看看此本小书,以下摘自《谣言心理学》。 1.这一谣言是否只是热门话题中仅供参考的消息? 2.讲述者与听众是否对证明它的证据缺乏可靠性的标准? 3.是否同时存在含糊性和重要性?哪一点更为突出? 4.谣言用何种方式反应出“另有所指”? 5.它是否对复...  

评分

散布谣言的动机 任何人类需求都可能给谣言提供推动力。性兴趣是产生许多流言董语与大多数丑闻的原因;焦虑是我们常听到的恐怖威胁性谣言的动力;希望与渴望产生白日梦式的谣言;仇恨产生指责性的谣言与讲谤。 好奇是谣言产生的原因。发泄情绪,缓解感情冲动。 拒绝面对其过失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应该是比较早的研究谣言的著作,里面涉及很多实验。作者总结出一个公式:R=i*a,即谣言的传播广度随着相关人员(其实还有事件)的重要性以及该主题证据的含糊性的变化而变化,并强调后二者是相乘的关系。

评分

应该是比较早的研究谣言的著作,里面涉及很多实验。作者总结出一个公式:R=i*a,即谣言的传播广度随着相关人员(其实还有事件)的重要性以及该主题证据的含糊性的变化而变化,并强调后二者是相乘的关系。

评分

通俗的专业论文

评分

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一定是有某个内容符合了传播者的内心需求,大家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虽然谣言内容以前没听说过,但实际上,是一个符合自己预期结果的故事,你早就知道故事发生了什么了。 所以,如果一个事情听上去超级贴合自己预判,超级正中下怀,那得提醒自己小心一下了。

评分

拷贝不走样的学术分析教程。malingcat老师的书评可作为导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