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本书展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是他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记录。米德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
本身比较难懂,但是很值得一读! 本书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机理的观点比较客观,对人的行为有很独到的描述。是研究社会学的人必须看的一本书! 不知道是不是英文原文就那么复杂,译文的句子比较长,颇费心思才能够懂得句子里面的含义。
评分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通过独立地运用理性判断能力,摆脱了恐惧、祛除神话,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主权地位,并且从此代替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渐沦为人类观察、征服和改造的客体对象,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分化成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
评分用一周把society部分的一百页出头看完了。核心概念是consciousness (the parts of self which takes attitudes of others.), around which there are conceptions as distinction between I and me, organized social activities, universe of discourse, dichotomy of functi...
评分他认为自我之所以存在 来源于社会过程 来源于社会共同体的一般化他人所共同具有的态度价值取向 是非常惯例性的东西 是 客我 自我里的客我成分让人变成人 。而如果要成为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那些有突出创造力的人,那还需要主我的不断突现,需要打破客我的惯例性。怪不得艺术家都...
评分本书是米德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记录和总结。米德提出了符号互动论,与其他欧洲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心灵、自我和其他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努力情况下进化的结果,并强调社会如何使心灵和自我的能力成为可能。在他的《心灵、自...
Mead 试图回答的问题:人的心灵与自我是如何在行为过程中产生?换言之,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人这种理性的,具有“反思智能”的动物是如何出现的? Mead的思想对于思考个体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是有助益的。他认为,个体本身属于一种社会结构,属于一种社会秩序(1)。事实上,他试图用社会群体的有组织的行动解释个体的行动。但是,Mead的观点更多是哲学意义上的,似乎不能成为经检验的科学理论。
评分黄旦老师说翻成“心智、自身与社会”更好
评分米德的同情观
评分米德同学你欺负人,把社会心理学讲得好像哲学书一样繁琐。。。
评分“他常常在书桌旁度过极为痛苦的时刻,有时因为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喷涌的思潮绝望的几乎流泪”。米德的确是不擅长写作。但用力啃,是可以感受到他的才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