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著有《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单向度的人》、 《理性与革命》、《批判哲学研究》等。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刘继
出版时间:1989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04811
丛书系列: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图书标签:
  • 马尔库塞 
  • 哲学 
  • 法兰克福学派 
  • 意识形态 
  • 社会学 
  • 西方哲学 
  • 传播学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马尔库塞推进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沿着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对启蒙的批判,马尔库塞也深化了对启蒙理性的批判。然而与学派其他思想家有所不同的是,他是从弗洛伊德入手,主要针对资本主义如何在社会中构建意识形态来批判的,这种精神...  

评分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一种被遮蔽起来的不幸可能是一种幸福,不过,确实一种虚假的幸福。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 一、马尔库塞和《单向度的人》 技术理性、单向度的人、单向的思想、单向度的社会 二、《单向度的人》核心观点...  

评分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一种被遮蔽起来的不幸可能是一种幸福,不过,确实一种虚假的幸福。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 一、马尔库塞和《单向度的人》 技术理性、单向度的人、单向的思想、单向度的社会 二、《单向度的人》核心观点...  

评分

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人类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学说颇多但同时也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真正确凿的答案。因为不同的探究只是研究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探寻真理的本原,所以根本条件下立场的不同自然导致了答案的各异。马克思主义自它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  

评分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当中,并没有给其第三章《不幸意识的征服——压抑性的俗化趋势》中频繁出现的一个概念“高层文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在此章节开头部分,作者还是举出了有关“高层文化”的例子:自主性人格,人道主义,带有悲剧色彩和浪漫色彩的爱情。 在发达的工...  

用户评价

评分

十几年后重读

评分

利用10:40-0:30的时间匆匆翻翻了一下。 剑桥20世纪政治思想史上有对本书的一句精彩的评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平面化,这通过清除高雅文化中敌对的、异化的、超越的因素而做到;恰恰是这些高雅文化构成现实中的他者维度。” 然而,只是随便翻翻,相对于左派的高扬和批判,我向来比较喜欢沉溺在自我中的右派。 最后Marcuse引用的Walter Benjamin的话却很美“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不过在左派那里,这种话总有点故弄玄虚之感。因为批判理论不但“并不拥有能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架设桥梁的概念。它不作许诺,不指示成功,它仍然是否定的”【203】,则那种希望似乎不是大地之朝露。 哎,最近总在强迫自己糟蹋书哦。。。。。

评分

现代工业社会成功的以技术进步促成了对于人的异化,使得工人阶级一方面摆脱了肉体劳累,另外一方面则使得他们成功的服从于乃至主动参与工业生产中的官僚统治——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内在的工具属性,由科学大发展背景而产生的技术理性统治实质上也是一种“极权主义”性质的统治,它通过娱乐消遣等消费主义的迷雾使得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现社会成员丧失反抗能力,并且构建一种同质化与单向度的政治体系,对此,马尔库塞呼吁一种新的理性产生而扬弃过往的技术理性,最终所追求的是技术、价值、科学、艺术价值的统一。 在这本作品当中,更多的感觉是以个人而非阶级主体视角为出发点加以阐释问题的,试图将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将个人从异化中解放加以结合。 ps:文风比《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真的实在是不知道要晦涩多少……

评分

羁绊

评分

利用10:40-0:30的时间匆匆翻翻了一下。 剑桥20世纪政治思想史上有对本书的一句精彩的评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平面化,这通过清除高雅文化中敌对的、异化的、超越的因素而做到;恰恰是这些高雅文化构成现实中的他者维度。” 然而,只是随便翻翻,相对于左派的高扬和批判,我向来比较喜欢沉溺在自我中的右派。 最后Marcuse引用的Walter Benjamin的话却很美“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不过在左派那里,这种话总有点故弄玄虚之感。因为批判理论不但“并不拥有能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架设桥梁的概念。它不作许诺,不指示成功,它仍然是否定的”【203】,则那种希望似乎不是大地之朝露。 哎,最近总在强迫自己糟蹋书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