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他的观察和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为成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本书以日志形式记述了18世纪一名叫胡若望的中国天主教徒在法国奇迹般的生活经历,并辅这以早期中外文化宗教交流的史事。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这个中国人的法兰西之旅充满艰辛手曲折,灵魂也备受煎熬,以致最后竟沦浇到精神病院。本书再现了胡若望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试图对他的疑惑予以历史和文化的解释。
胡若望,或John Hu,又或Giovanni Hu,男,广东人,四十多岁,天主教徒。既不是第一个从海上到达欧洲的中国人,也没有留下任何可资炫耀的成绩,胡若望在康熙雍正年间的这次欧洲之旅无声无息。如果不是史景迁把他从罗马教廷的陈年旧帐中扒拉出来,抖抖灰尘,恐怕他的游(...
评分 评分宽泛的讲,此书从个人之间交往为立足点,展示了18世界中国人与西方世界的交流。作者是很会讲故事的,添枝加叶显得都很自然而不做作。只是,看完书后,我有些感慨,历史究竟在哪里? 作者很庆幸傅圣泽牧师即便自己很生气,但还是尽量保留了他和胡若望之间交往的历史证据,功...
评分以小见小之作。的确,关于中国天主教徒充满坎坷的朝圣之旅的著作会被想当然地认为反映了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传播的曲折,大多数基于后殖民主义的评论批判这本书的记述充满不平等,将胡若望视为被隔绝的疯癫者,失语的凝视对象也是依据这一假设。然而,鉴于本书对胡若望其实着笔不...
评分明朝末年,西方的天主教经澳门传入了中国(澳门和广东也是本书故事的起点),比如被称为“中国天主教开拓者”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是在万历年间进入中国的,他和后来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徐光启结下了深厚友谊,徐光启不仅在利玛窦的影响下受洗成为了一名基督徒,利玛窦还传...
翻译大有问题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766355/
评分所谓文化差异……
评分有失水准,翻译极烂
评分怎么会是欧洲古典时代游记和当代网络文学两种文本的堆叠呢?
评分题材很有趣,视角也算独特,由于本书材料主要源于卷入事件漩涡中心的法国传教士傅圣泽,因而可信度上还是打上问号。史景迁先生对故事的构架和讲述把握得很好,读起来甚为轻松。书中提到的一些故事外的小情节也颇为有趣,如18世界法国的公共交通设施(马车)、政府垄断贸易政策及由此引发的走私行为等,都相当有趣,有时间会另文再写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