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生于荷兰海牙。曾担任《远东经济评论》和《旁观者》杂志记者,为《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并曾任教于牛津、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纽约书评》主编、纽约巴德学院保罗·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权和新闻学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创造日本:1853—1964》等。2008年被授予“伊拉斯谟奖”以表彰他“在欧洲对文化、社会或社会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同年以其卓越的著作帮助美国读者理解亚洲的复杂性而获得“肖伦斯特新闻奖”。2008年和2010年被《外交政策》杂志列入“全球顶尖思想家”。
【译者介绍】
倪韬,1985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学士,现从事新闻工作,任英文报纸Shanghai Daily评论员。
荷兰学者伊恩·布鲁玛在《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中惊叹:在人类历史上,妓女从未像江户时代的艺伎那样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起过如此突出和重要的作用。在日本的国产宗教神道教中,原始的性祟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日本的思想启蒙者、后来成了日元万元钞票头像的福泽谕吉曾说过这样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日本对付亚洲有两种武器,一是枪,二是娘子军。一下子将当时妓女的作用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
——摘自网文《经济学家与妓女的贡献与作用比较》
这本书通过通俗文化(戏剧、漫画、歌舞伎)来分析日本。前半部分很精彩,从神袛出发,帮助读者了解其原始文化,关于女性的描写也很棒。但后半部分对电影的举例太多(既是本书的特色,也是局限),由于时代有点久,可能较少共鸣。在全书语言和表达上,后半部分更加晦涩,读的...
评分 评分读伊恩•布鲁玛的书别有趣味,起码一是读外国人怎么看日本,再是读西方的外国人看日本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开卷有益。 布鲁玛是荷兰人,说得更精当,乃父荷兰人,母亲是英国人,他们的国家近代与东方世界有密切关涉。1951年12月28日生于海牙。1970年进莱顿大学读中国...
评分理想国系列的新书,跟《菊与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讨论日本民族特性和日本人性格共性的,不同的是这本更侧重于从文学作品/戏剧作品/影视作品入手。 看的过程中也做了一些笔记,不过太忙没来得及在微博上记录,就一块写在总结里了。 “日本人的英雄崇拜往往兼顾两方面:既...
评分趣味有余,深刻不足。 这一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更像关于日本的风俗以及影视推荐的读物,其中提到的山口百惠,高仓健仍然是大众熟知的演员。 自古以来,官方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张力一直都在暗暗酝酿。官方压力愈大,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愈怪诞。在大众通俗文化之中,许多怪诞的...
汉译的名字纯粹是吸引眼球的噱头,而且翻译的也有点怪怪的,“日本的王心刚”,原文不会是这样的吧?不过书本身还是非常值得看的,虽然有些过时,而且有些论据并非日本独有,不太能说明问题。
评分美中不足的是相关电影的翻译真是不敢恭维。把德西卡译成德西嘎。把一条小百合写成一朵小百合(无力吐槽。。),把足立正生译成足立正夫。。许多条电影名翻译对不上号。鉴于本书出版年代所限,只能玩头脑风暴。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多了猜谜的环节。
评分老书了,参照今天意义其实不大了。。。不过,挺有意思的,说山口百惠那段我笑喷了。。哈哈。。有时候觉得,这样下去不好,神马都不相信也是一种迷信吧,哈哈
评分從本土神道教出發,討論了諸如母親崇拜,婚姻,女人與妓女,第三性,堅忍精神,歹徒暴力與“虛無主義”等日本特徵文化的形成原因;試圖通過存在于影視戲劇中的幻想,反映日本人心中渴望成為的日本人形象;書中引用了大量影視作品,不感興趣的可以跳過;
评分汉译的名字纯粹是吸引眼球的噱头,而且翻译的也有点怪怪的,“日本的王心刚”,原文不会是这样的吧?不过书本身还是非常值得看的,虽然有些过时,而且有些论据并非日本独有,不太能说明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