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蒙·鲍曼(1926-)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社会家与哲学家之一,是“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主要创造者,出生于波兰,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1968年离开波兰,1969-1971年在特拉维夫和海法大学任教,后前往英国,任利兹大学终身教授,同时也在柏克利、耶鲁、堪培拉等大学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阐释学与社会科学》(1987)、《现代性与大屠杀》(1989)、《现代性与矛盾》(1991)、《后现代性其不满》(1997)、《全球化:人类后果》(1998)。
现代化的一个未可避免的后果是对“人类废品”的制造,即对废弃的生命、移民和难民等多余人口的制造,这是秩序构建和经济进步的副作用。全球所有地区不得不承担现代性在全球胜利的后果,寻求对于地区性人口过剩问题的全球性解决方法。“我们的星球已经满载”,“人类废品”的产生有增无减,而地球上能够容纳这些人口的“废弃品处理站”却在迅速减少。鲍曼的这本书揭示了这一危机对于我们当代文化和政治以及个人生活和民族命运的的深刻影响,指出政府通过把难民、移民、寻求避难者与恐怖分子之间做出联系,激起大众对于小规模犯罪的厌恶和恐惧,从而引开公众对于政府无法解决也无意干涉的严重社会问题的关注,进而显示其实力,巩固其政权。人类废弃物成为一个合适的标靶,被部落战争、大屠杀、监狱及难民营消除和吸收,丧失了社会存在所依赖的一切标识。本书还表明,人类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永恒、时间、生活方式、美、人际关系等等文化要素的思索。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的城市里写:他们“居住在一座只以阿革劳拉之名成长的城市中,并没有注意到那座真正生长于地面的阿革劳拉……。他们谈论的城市拥有更多存在所必需的东西,而那座真正存在的城市所拥有的要比它少。卡尔维诺写的是小说,是故事;而鲍曼却试图从这个角度...
评分奥威尔意义上的老大哥累了,而赫胥黎意义上的娱乐社会,并没有离开老大哥的管辖,只是,现在接管世界的,是老哥哥看起来更聪明的弟弟。 或者说,老大哥并不想管制所有的事情,对于高度复杂化的社会,也有点力不从心 但他并未消亡,而是获得了“异地平级任用”,他现在只管谁应...
评分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的城市里写:他们“居住在一座只以阿革劳拉之名成长的城市中,并没有注意到那座真正生长于地面的阿革劳拉……。他们谈论的城市拥有更多存在所必需的东西,而那座真正存在的城市所拥有的要比它少。卡尔维诺写的是小说,是故事;而鲍曼却试图从这个角度...
评分“驱逐、抛弃和清扫自身反复出现的不洁的乐趣” 到底这种时髦是怎么回事——是用更美好的来代替不那么可爱的,还是剥离了新奇物最初的光辉和诱惑后,再当做垃圾抛弃他们时的快感?物品被抛弃是因为他们丑陋,还是因为他们被别上了垃圾的标记而成为丑陋的? 对于在这个流动性的...
评分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的城市里写:他们“居住在一座只以阿革劳拉之名成长的城市中,并没有注意到那座真正生长于地面的阿革劳拉……。他们谈论的城市拥有更多存在所必需的东西,而那座真正存在的城市所拥有的要比它少。卡尔维诺写的是小说,是故事;而鲍曼却试图从这个角度...
现代性及其弃儿,秩序的追寻产生废弃的生命,一如园中的杂草,借鉴到了阿甘本《牲人》一些想法。难民与跨国移民,全球化废弃物的堆积与老大哥二号的回归。学术随笔风,确实如专栏。不过,不是一贯如此么…
评分现代性及其弃儿,秩序的追寻产生废弃的生命,一如园中的杂草,借鉴到了阿甘本《牲人》一些想法。难民与跨国移民,全球化废弃物的堆积与老大哥二号的回归。学术随笔风,确实如专栏。不过,不是一贯如此么…
评分我们的世界——这个我们用每天的生活追求所编织出的世界,这个我们将生命编织于其中的世界~
评分有时候 我们作为多余的生命也如街角的垃圾那样 考验着当局的现代性智慧
评分有时候 我们作为多余的生命也如街角的垃圾那样 考验着当局的现代性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