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零零四年七月,启功夫子九旬晋二寿辰,我社出版了《启功口述历史》等数种夫子新著。大家到家里给夫子祝寿,带着新出的样书。夫子那天兴致很好,精神矍铄,说话仍是一贯的风趣。在为大家签名留念时,夫子谈到,书可以出得小一点、薄一点,一本书说清一件事,书也就便宜一些。如沐春风的情景恍如昨日,转瞬成为那样的遥远了。当时受夫子精神的鼓舞,我们很快找到几种启功法书资料,征得夫子同意,准备出几种“小书”,其中就有这本《心经》。到了二零零五年的新年,红皮子的《启功楷书千字文》“小书”送到夫子手里,夫子和我们都很欢喜。不几日,夫子一病竟至于不起了。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佛名察格多尔札布,满族,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姜福修古典文学。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论书绝句一百首》等。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
一、讲经的因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摄尽了释尊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实是般若的核心...
评分观自在菩萨。 菩萨在哪?自在。经上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佛。佛是什么?佛是心性,是灵魂。是有人相信在离开肉体后,能独立存在的物质。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让许多人很难信服这一说法。可又有谁想过,作为唯物主义的基石——三维空间,其实并不完整。因为它遗漏了时间这个重...
评分 评分尴尬的「色」与「空」 现代,一个年轻人,穿越到古代中土。他尝试跟古代人科普,现代的种种先进,譬如: 爱疯、红富士,都是苹果。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可以喝。 麦当劳、肯德基,都有炸鸡和薯条。 虽然围墙内,常有荷蟹、神玛等异兽出没。 但他和他,她和她,还是幸福地生...
评分《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中的一卷,是《大般若经》的精髓所在。《心经》的核心是空性,而空性在一些佛教宗派中被认为是佛中最重要的概念。 从宗教的角度来说,最本质的东西一定是不变和永恒的,这样才能支撑整个信仰的核心。由于人认知的有限性和事务发展的不可控性,现象...
很感谢那个讲佛法的老师,因为他懂得了很多,背下了《心经》,每次默念都有新收获。什么时候看看启功的手迹。
评分大爱
评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评分知五蕴皆空,以般若六度一切苦厄。推荐梁文道一千零一夜讲心经。讲的非常好。
评分最近需要养心,被砍了好大一刀。每次伤心必看,看完必收,收完必忘,此乃佛所谓轮回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