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病与药

中国人的病与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一方,1958年生人,医学硕士,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医学与哲学》编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卫生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培训专家。

出版医学人文专著《敬畏生命 ——医学人文对话录》、《医学人文十五讲》、《人的医学》、《医学是科学吗》、《医学是什么》。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王一方
出品人:
页数:24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54028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医疗 
  • 健康 
  • 医学 
  • 药与病 
  • 中国研究 
  • 中国 
  • 生活 
  • 常识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的医院、医疗制度、医疗技术水平与病人的百科全书。抱着“大医治未病”的愿景,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解析,在深刻而不乏温情的剖析中,力图帮助国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护并且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让国人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不再受到无谓的伤害。

医患关系只是健康问题的冰山之尖。冰山底座,对医生来说是医学观,对老百姓来说是疾病观,可怕的是,我们常常将劲儿用错。原本我们可以感同身受的健康,正在被技术化的正常指标和流行的错误观念所取代,专家不断制造技术方言来制造隔膜,医学与公共理解越行越远。市场经济之下,花钱就想购买一切健康权利、一切生命的可能性,这样的专制,也让健康迷失。持科学主义立场的病人,也同样会对辅助康复抱以无限想象,期待华佗再世妙手回春,期待医疗四两拨千斤,生命及医疗代价意识相对单薄。这份病与药的认知底色既容易给形形色色的骗局留下空间,也容易给我们各种心理暗示提供温床。

病与药的选择不仅是科学话题,也是文化习俗。对健康、疾苦、生死、医疗的病与药的命题需要人们更多的彻悟。或许有一天,中国人对于疾苦与救疗的信念与信条将被赋予新的合理性,我们的关于病与药的观念、行为也会逐步高明起来。所谓,人在病中,心窍全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轮回。在这样的人生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需要去寻医问药,找寻良方。也正因为如此,“医生”这个职业显得尤为责任重大了。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正所谓”医者父母心“---- 然而中国现如今的“病与医“的关系颇为复杂,耐人思量。何出此言...  

评分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也常出入医院,喝汤药、打屁股针,那个时候打吊瓶是极少的情况,而不像现在一般感冒发烧,只要一进医院就会开吊瓶,就如我现在养育孩子的种种,就怕生病去医院。 看到这本《中国人的病与药》的时候,我家小儿正经历着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医院怪现象”...  

评分

常读书的人偶尔就会遇到某种尴尬:你本来想读一本这样的书,结果却读了一本那样的书。就像有个段子讲的:有个人买了本《离骚》,第二天找书店去退货,你们这什么破书啊,一点也不骚。出现这种情况的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书名的误导,这方面最典型又最好玩的例子可能就是《...  

评分

我看这本书的动机真心是很狗血,是因为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女生不要随便吃避孕药,发了之后就有人回复,说女的应该吃长效避孕药,对身体好,我就很疑惑,不知道真假。而这本书是医生写的,里面有一章关于女人的,里面有一节是避孕药的革命史,我就决定看看医生的意见,看...  

评分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轮回。在这样的人生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需要去寻医问药,找寻良方。也正因为如此,“医生”这个职业显得尤为责任重大了。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正所谓”医者父母心“---- 然而中国现如今的“病与医“的关系颇为复杂,耐人思量。何出此言...  

用户评价

评分

: R199.2/1110-1

评分

略宏大,但有点启发。

评分

最好的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评分

没什么意思。

评分

思考了很多,很多偏哲学醒的思考,翻翻看下,健康第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