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病與藥

中國人的病與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王一方,1958年生人,醫學碩士,國內知名醫學人文學者,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中心研究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醫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醫學與哲學》編委會副主任,同濟大學、山西醫科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兼職教授,衛生部國際交流閤作中心培訓專傢。

齣版醫學人文專著《敬畏生命 ——醫學人文對話錄》、《醫學人文十五講》、《人的醫學》、《醫學是科學嗎》、《醫學是什麼》。

出版者:當代中國齣版社
作者:王一方
出品人:
頁數:246
译者:
出版時間:2013-7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540285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醫療 
  • 健康 
  • 醫學 
  • 藥與病 
  • 中國研究 
  • 中國 
  • 生活 
  • 常識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一本有關中國的醫院、醫療製度、醫療技術水平與病人的百科全書。抱著“大醫治未病”的願景,作者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解析,在深刻而不乏溫情的剖析中,力圖幫助國人真正瞭解自己的身體,懂得愛護並且知道如何愛護自己,讓國人真正掌控自己的身體、命運和生活的方嚮,不再受到無謂的傷害。

醫患關係隻是健康問題的冰山之尖。冰山底座,對醫生來說是醫學觀,對老百姓來說是疾病觀,可怕的是,我們常常將勁兒用錯。原本我們可以感同身受的健康,正在被技術化的正常指標和流行的錯誤觀念所取代,專傢不斷製造技術方言來製造隔膜,醫學與公共理解越行越遠。市場經濟之下,花錢就想購買一切健康權利、一切生命的可能性,這樣的專製,也讓健康迷失。持科學主義立場的病人,也同樣會對輔助康復抱以無限想象,期待華佗再世妙手迴春,期待醫療四兩撥韆斤,生命及醫療代價意識相對單薄。這份病與藥的認知底色既容易給形形色色的騙局留下空間,也容易給我們各種心理暗示提供溫床。

病與藥的選擇不僅是科學話題,也是文化習俗。對健康、疾苦、生死、醫療的病與藥的命題需要人們更多的徹悟。或許有一天,中國人對於疾苦與救療的信念與信條將被賦予新的閤理性,我們的關於病與藥的觀念、行為也會逐步高明起來。所謂,人在病中,心竅全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关于医生医院的负面新闻看多了,我自然对医院医生产生了负面的抵触情绪,认为他们是病人完全对立的,什么“医者父母心”“心系病人”在我看来却都是骗人的。年前的时候因为免疫力低下,莫名得了一场病,去到一家三甲医院,医生连病因都没问,就直接指出是啥病,然后开出...  

評分

来自北大医学部的沉思。我觉得这本书把中国当下的关于医疗的问题,说的非常明晰和清楚。 医药的背后是中国人的疾苦观和生命观。正确的疾苦观就是对疾苦的降临要理解接纳并化解,这是中国人最为欠缺的(可能是没有宗教的关系),这个观点看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务虚笔...  

評分

拜父母所赐,身体一向强健,只需减肥无需看病,唯一一次住院,是被汽车撞进去的,小腿胫骨骨折,脚腕粉碎性骨折,当时痛苦难耐,但意识清醒,从入院到手术,再到出院,整个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医院主治医生态度很好,对我关怀有佳,医术也不错,到现在我仍然很感激。后来再与医...  

評分

《中国人的病与药》是直指当下的杂论集,围绕健康、疾病、生死和医疗这样的主题,本书娓娓而谈,旁征博引,不时地追问,不时地反思。作者以宽广的医学和人文知识,加上平易的文字,意在为现今中国人的生命状态开出了一张处方。 事关中国人的病与药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医院和病人...  

評分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也常出入医院,喝汤药、打屁股针,那个时候打吊瓶是极少的情况,而不像现在一般感冒发烧,只要一进医院就会开吊瓶,就如我现在养育孩子的种种,就怕生病去医院。 看到这本《中国人的病与药》的时候,我家小儿正经历着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医院怪现象”...  

用戶評價

评分

嗯,個人並不喜歡。

评分

: R199.2/1110-1

评分

沒什麼意思。

评分

最好的一句話:“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评分

一看就知道,這是王先生平時講義的結集,不能代錶王先生現在的眞實水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