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汉斯•贝尔廷 (Hans Nelting)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的艺术史及媒体理论教授。其著作包括《艺术史的终结?》《相似与在场:艺术时代之前的图像史》《隐形的杰作》等。

译者简介:

洪天富 1934年生,北京大学西语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诗人冯至教授。主要译著有《儒教与道教》《歌德谈话录》《亲合力》《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卡夫卡和现代主义》等。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著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洪天富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4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5109171
丛书系列:棱镜精装人文译丛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 
  • 汉斯•贝尔廷 
  • 艺术理论 
  • 现代主义 
  • 贝尔廷 
  • 德国 
  • 文化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不仅意味着今天的艺术看上去已经截然不同,还意味着我们的艺术话语已转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假设可以确定地说它选择了某个方向的话。

以此为开端,汉斯•贝尔廷在这个千禧年结束之际对艺术和艺术史做了一次精妙的反思,而他所倚赖的基础便是他更早期那部大获成功的《艺术史的终结?》。贝尔廷“以对艺术本质作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创理论而闻名”(《经济学人》),这一次,他审视了今天的艺术是如何被创造出来、被人观看并受到诠释的。他指出,当代艺术已经挣脱了艺术史为它构建的框架,并呼吁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和书写艺术。本书中,他亦毫不费力地在当代热点问题(全球和小众艺术的兴起及其对西方艺术史造成的影响、装置和影像艺术、陷入困境的艺术博物馆体制)和长久以来一直居于艺术史定义核心的老问题(如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对立,以及艺术史中现代主义之初创等)之间转换。

通过这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贝尔廷证明了自己依然是今日视觉艺术领域最具独创性且最具争议性的思想家之一。

“贝尔廷以创造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双线故事,手法堪称高超,并通过种种隐喻和意象解释并丰富了他的故事。”

——爱德华•博康,《法兰克福汇报》(德文版书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 年5 月,我获得卡尔斯鲁厄新媒体艺术中心(ZKM)夏季研究基金,受邀参加由汉斯• 贝尔廷在卡尔斯鲁厄组织的为期十天的夏季工作坊。在参与这个工作坊当中,我首次认识汉斯• 贝尔廷教授并接触到他所提出的“全球艺术”的概念。这个概念中深...  

评分

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中,延续了他对“艺术史的终结”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认为艺术史没有终结,终结的仅仅是一种线性发展的、结构紧密的艺术史。在对现代艺术的密切关注中,他在1989年与原苏联画家彼得·威贝尔一起创立了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艺术与媒体工作技...  

评分

既有人问了我什么是艺术之后,我谦卑而满怀敬意地欣赏了杜尚的《泉》,一时感觉就像是来到了入冬的济南—在灰黄色的霾中既看不清又寸步难行…… 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只是从商店买来,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  

评分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实际上是我的专著《艺术史终结了吗?》的新题目,改变标题的缘由在于当代艺术的含义正在不断变化——无论艺术史家承认与否,这种改变都影响了艺术史话语。比之其他地域,现代艺术在欧洲的历史更为长久,它的意义也不仅仅拘囿于艺术实践上:作为一个模...  

评分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实际上是我的专著《艺术史终结了吗?》的新题目,改变标题的缘由在于当代艺术的含义正在不断变化——无论艺术史家承认与否,这种改变都影响了艺术史话语。比之其他地域,现代艺术在欧洲的历史更为长久,它的意义也不仅仅拘囿于艺术实践上:作为一个模...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部第十章 第二部第八章

评分

本身对现代主义艺术就不太感冒。第一篇的“尾声”写得很棒。

评分

本身对现代主义艺术就不太感冒。第一篇的“尾声”写得很棒。

评分

译得糟糕

评分

启蒙—艺术,18世纪艺术哲学,19世纪艺术史,20世纪现代派(战后美国后现代,大众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