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見一郎
哲學傢。1956年生於京都,現居京都。高中時便以哲學為誌嚮,進入大學後屢次到老師府上進行辯論。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係博士課程滿期退學。1989年起緻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譯著有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個人心理學講義》和《人為什麼會患神經病》,著作有《阿德勒心理學入門》等多部作品。本書由其負責原案。
古賀史健
自由作傢。1973年齣生。以對話創作(問答體裁的執筆)見長,齣版過許多商務或紀實文學方麵的暢銷書。他創作的極具現場感與節奏感的采訪稿廣受好評,采訪集《16歲的教科書》係列纍計銷量突破70萬冊。近30歲的時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被其顛覆常識的思想所震撼。之後,連續數年拜訪京都的岸見一郎並嚮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本書中他以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進行內容呈現。著有《想要讓20歲的自己接受的文章講義》。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嚮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齣最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裏走去。」
「因為擁有瞭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瞭真正幸福的可能。」
你是否常常對繁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復雜的人際關係感到疲憊?
你是否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我們如何能夠在繁雜的日常瑣碎和復雜的人際關係中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一切的答案盡在這本《被討厭的勇氣》中!
★日本亞馬遜2014年度銷售冠軍,連續300天雄踞銷售榜首!
★蔡康永、張德芬 陳文茜、曾寶儀、勇氣推薦!
★張沛超、鬍慎之、動機在杭州 作序推薦!
★阿德勒思想擁有改變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隻有能否鼓起邁齣一步的“勇氣”
接触阿德勒哲学是在产子之后,为了研究儿童心理学读了《自卑与超越》,第一次知道在弗洛伊德童年创伤理论之外还有其他可能性。阿德勒也提到很多不同类型童年创伤造就的儿童,但后天引导同等重要。他的个体心理学观点在当时可称得上前卫,在今时今日的社会生活中仍发挥效用。 ...
評分浪费了3小时读这本书,满满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感。收获的新观点只有: (1)目的论,遵从内心就好; (2)人际关系中的比较/价值判断是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源头; (3)幸福来自自我的价值感,而价值感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 乱了我的判断体系,整合进来之后,就还是:遵从内心欲望...
評分 評分浪费了3小时读这本书,满满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感。收获的新观点只有: (1)目的论,遵从内心就好; (2)人际关系中的比较/价值判断是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源头; (3)幸福来自自我的价值感,而价值感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 乱了我的判断体系,整合进来之后,就还是:遵从内心欲望...
評分“人如何获得幸福?” 可以用一个故事总结这本书所讨论的观点: 从前有个心善的傻子在森林里走路。森林里的妖怪们发现这个人是个心善的傻子之后就开始骗他、想吃他的肉。有一个妖怪说:“我已经快要饿死啦,把你的右手给我吃吧,我只要吃一只手就可以活命,你少了一只手也不会...
核心思路很簡單:強調主觀能動性,不必尋求他人認可,過自己的人生。獲得幸福最重要的是感到自己對他人有所貢獻。全書比較流暢,帶給我很多心靈衝擊,但也有不少雞湯之處,特彆是到最後一夜開始有點神棍瞭。總體來說很不錯的一本書。
评分我一直反感“凡事均要追溯到童年”,是因為不喜歡其中的無力感。阿德勒說,是因為需要有而産生此時的觀點,人可以選擇以何種觀點度過自己的一生。初讀一遍,還會再讀。
评分真正的自由,是一種把滾落下來的自己從下麵嚮上推的態度。
评分關我屁事/關你屁事/做一個有用的人。
评分一本讀完之後渾身顫抖的書,猶如一把鋼刀,就那麼直接的颳著靈魂上的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