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郝兰(Jacob Howland)拿《王制》与《奥德赛》对观,他精确地把握住《王制》作为一个整体的灵魂意象,深入处理了这场“哲人的自我发现之旅”与《奥德赛》之间的意象关联。
我们可以将这本《<王制>:哲学的奥德赛》视为一个双重导读。首先自然是《王制》导读。全书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五章,是这个导读的导读。郝岚为了便于现代读者进入柏拉图的希腊哲学世界,不但简单勾勒基本的希腊观念,而且要回应各种现代哲学对柏拉图的批评意见,同时,他还必须论证自己以《奥德赛》阅读《王制》的正当理由。此后,则是作者根据细节的精读而在总体上勾勒《王制》的梗概——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后半部分是一篇相当称职的《王制》导论。而对郝兰本人来说,这本书或许也是一次导读,因为他在自己未来的学术生涯里,《王制》和柏拉图的著作一直是他精心耕耘的重点。
诗与哲学的关系长久以来都落脚在“争”字之上。《哲学的奥德赛——<王制>引论》以荷马来解读柏拉图,晚近也不乏以柏拉图来解读荷马的尝试,俨然有一种弥合“诗与哲学”之争的风气。然而,诗与哲学之争真的可以消除吗?这一争论的本质是什么?读完《哲学的奥德赛》我们或许会明白,所谓以荷马解读柏拉图,并不算是为诗人辩护,毋宁说只是揭示了一种诗歌形式的对哲学的辩护。
本书沿着《王制》的行文线索做了非常细致的解读,与《奥德赛》意象的对应也深有启发,是一本阅读柏拉图《王制》的很好的指引。
所谓“引论”,是译者附注的副标题——这本书的讨论的焦点并非《王制》本身,而是在古希腊诗歌与哲学两大阵营睥睨而立的传统对局中,试将《王制》这本书中大量的哲学比喻阐发为柏拉图有意在写作中采用的诗歌形式,为其在诗歌与哲学的张力中寻找一个阿基米德支点,从而撬动起柏...
评分所谓“引论”,是译者附注的副标题——这本书的讨论的焦点并非《王制》本身,而是在古希腊诗歌与哲学两大阵营睥睨而立的传统对局中,试将《王制》这本书中大量的哲学比喻阐发为柏拉图有意在写作中采用的诗歌形式,为其在诗歌与哲学的张力中寻找一个阿基米德支点,从而撬动起柏...
评分所谓“引论”,是译者附注的副标题——这本书的讨论的焦点并非《王制》本身,而是在古希腊诗歌与哲学两大阵营睥睨而立的传统对局中,试将《王制》这本书中大量的哲学比喻阐发为柏拉图有意在写作中采用的诗歌形式,为其在诗歌与哲学的张力中寻找一个阿基米德支点,从而撬动起柏...
评分所谓“引论”,是译者附注的副标题——这本书的讨论的焦点并非《王制》本身,而是在古希腊诗歌与哲学两大阵营睥睨而立的传统对局中,试将《王制》这本书中大量的哲学比喻阐发为柏拉图有意在写作中采用的诗歌形式,为其在诗歌与哲学的张力中寻找一个阿基米德支点,从而撬动起柏...
评分所谓“引论”,是译者附注的副标题——这本书的讨论的焦点并非《王制》本身,而是在古希腊诗歌与哲学两大阵营睥睨而立的传统对局中,试将《王制》这本书中大量的哲学比喻阐发为柏拉图有意在写作中采用的诗歌形式,为其在诗歌与哲学的张力中寻找一个阿基米德支点,从而撬动起柏...
关于洞喻讲的还挺好的 见识到最终的偶然性是阵痛的 但在智识上获得新生 广泛的爱欲是一切的开始 我们接受教育又缺乏教育 人类寻找生活的支点 又在自身生活中塑造着这些支点 奥德赛式归来是因为得到了认识 那才是生活
评分郝岚的著作大概就是想探讨柏拉图的理想国与荷马史诗形式的相近性,根本上来说柏拉图的企图是想回家,而这家是哲学之乡。
评分“哲学最终试图成为一种人类的“返乡”——不是文字意义上的、身体上的返乡,而是一种形而上的灵魂返乡。《王制》的荷马潜台词鼓励我们将哲学想象成一次探寻,目标是使灵魂返回起源、返回到宇宙或整全中的恰当位置。在《奥德赛》中,死亡、黑暗、遗忘、漂泊构成了一幅景观,生命、光明、记忆与返乡构成了另外一幅:正如苏格拉底以日喻和洞喻所喻指的,漂泊灵魂的返乡之旅就是从亡魂中返回到充满光明与生机的路上。”
评分没意思
评分L大师赠书,并说没事别搞翻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