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法国20世纪重要的科学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诗人,被认为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众多哲学家,而其认识论也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推重。巴什拉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火的精神分析》《梦想的诗学》《烛之火》《水与梦——物质的想象》《科学精神的形成》等。
本书通过对火的分析,把知识与物质的想象统一起来,从理性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普罗米修斯情结、恩培多克勒情结等进行分析,描述了火从原始形象到生死本能精神的发扬,再到火象征的光和热对人的灵魂的启迪和升华,直至最高的火的纯洁化的生命高度的过程。
不只一位朋友曾对我表达过对哲学的厌恶。他们的厌恶中至少包含了这样一个印象,哲学作为认识论,它试图教导该怎样正确地认识世界。掺杂着对语言专制的愤怒,和对认知多元化的确信,他们这种厌恶是自然的。在他们各自的学科,即在充满想象的诗的隐喻世界和跨文化语言现象的现实...
评分火的精神分析为科学、想象、遐想、诗意的融合与归一。 巴什拉的新认识论旨在打破以往那种狭隘、简单的理性,而追求完整的、辩证的、开明理性主义,即具有科学精神的诗性哲学。巴什拉对于“火”的检视多从人类原始部落对火的传说与故事,并从中阐释其哲学、美学、乃至社会学的各...
评分火的起源被追溯到男欢女爱的层面,男女在相互摩擦中获得了愉悦,得道启发的古人类用类似的方式摩擦发现了火。这个过程充满了性想象的空间,许多人都了解,故不多做描述。不过,我想到的却是,古汉语中的执烛马前之类的,不知道《新龙门客栈》里,“点蜡烛”的典故出自何方,想...
评分读了那么多关于火的文字,对着烛火做了那么多遐想,似乎并没有彻头彻尾了解火——不单是我,抖起胆子说,还包括加斯东·巴什拉本人。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主义,从化学到文学,编织得耀目又迷离,是热情澎湃的,却也是神短气浮的。这位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是火之观察者,是...
评分读了那么多关于火的文字,对着烛火做了那么多遐想,似乎并没有彻头彻尾了解火——不单是我,抖起胆子说,还包括加斯东·巴什拉本人。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主义,从化学到文学,编织得耀目又迷离,是热情澎湃的,却也是神短气浮的。这位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是火之观察者,是...
难怪巴什拉是福柯最喜欢的作家。作为一个科学哲学家,看到当代社会貌似科学而抛弃精神世界不知作何感想。
评分巴什拉从火、水、空气、土地、盐、酒、血,来切入诗学和现象学,从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开始,又注定与其分离,到火在集体无意识中的文化研究,常读常新,反复咀嚼,语言是巴什拉的一大美妙。
评分已购。诗性表述看得吃力。前面关于摩擦生火的性之分析看来还能觉得有趣,到后面就被各种旁征博引压倒了,理不出脉络。。。
评分金句颇多。前半段哲学,后半段文学评论。但这本书仍旧好看,可反复琢磨
评分意外的诟病点——诗意匮乏(针对于火的更高要求),巴什拉看到了火焰但他却只能描述火苗,伟大的讲解者,同时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妥协。然而诗歌却必须纵身跃入火中。为了精确性而做的牺牲?分析者所必需的冷峻和距离?放弃了上升性的主动降温? 温情而非激情,观看与触摸之间,学者和诗人之间的鸿沟?不是焚尸人,也不是纵火人,却未必没有钦佩,如同歌德般的伟大胜利,灵巧的游离于火焰外侧,同样拥有不伤及自身的巧妙分寸。尽管似乎这只是一种装在透明盒子中可供把玩的火苗,微弱并且缺乏足够灼人的热度。可以指责火焰的微弱,也可以指责框架所提供的保护,然而却无法否认,他将火置于手心却毫发无伤,并且他的确触摸到了火,至少,外部的火。即使爱的是隶属于失败者的诗人一方,在此却必须承认巴什拉的胜利。火在一切时候都充满了危险的诱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