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泳 1961年生。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1985年到山西作家协会工作,2007年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储安平与<观察>》《逝去的年代》《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等十余部著作。
本书是国内较早从学术角度研究西南联大的著述。作者努力从问题出发,在丰富的西南联大史料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视角并做出分析。本书在有关西南联大的研究中具有独特风格,曾在相关专业领域产生过一定影响,对今天的西南联大研究仍具有启发意义。
如果由于历史,我们错过了,那是无缘。透过谢泳的视点,传统能否接续,不是一代人可以决断的,但我们可以尝试、努力。这是谢泳对我们的意义和启示。 谢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评分既然题为《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谢泳先生的关注重点就在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也包括现代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理工科类知识分子。作者通过对西南联大的执教方针、学术团体的结合方式、教授在处理某些政治事件中的态度等各个...
评分如果由于历史,我们错过了,那是无缘。透过谢泳的视点,传统能否接续,不是一代人可以决断的,但我们可以尝试、努力。这是谢泳对我们的意义和启示。 谢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评分对西南联大的关注和兴趣源自谢泳那本《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知识界,谢泳以两项研究著称,一是关于储安平和《观察》周刊,一是关于西南联大。 显然后者在今日的中国比储安平的《观察》周刊更容易吸引大众的眼球。 这并非偶然,当文化和学术被曲解成一种显学流...
评分最近在读谢泳的《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为那个战乱动荡的时代涌现出如此多的人才而感怀,西南联大至今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财富。整本书最让我思考的,是作者提到的发生在1945年昆明“一二•一”学潮。“一二•一”学潮起源于11月25日在西南联大图书馆...
主基调是自由主义,学术自由,在那个年代写下这样的文字,也属难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永远闪光
评分史学中也有文学的内容可以借鉴,这书叙述比较客观,不足之处是有两个别字。
评分2016年11月11日。
评分本书篇幅不长,但内容还算厚重,初版至今已超过二十年,彼时西南联大的相关资料与研究尚非显学,如今回头来看,愈发凸显出谢泳视角的妙处,以及个别论断的胆识。至于书中提出的那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即使早就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在当下的思想和舆论环境下,甚至已经不可说、不可说。。。
评分史学中也有文学的内容可以借鉴,这书叙述比较客观,不足之处是有两个别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