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权利与历史

自然权利与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列奥·施特劳斯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彭刚
出版时间:2016-7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7280
丛书系列:学术前沿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列奥·施特劳斯
  • 哲学
  • 施特劳斯
  • 政治学
  • 社会学
  • 政治哲學
  • 文化研究
  • 自然权利
  • 历史
  • 哲学
  • 政治思想
  • 西方哲学
  • 权利理论
  • 现代性
  • 自由
  • 人性
  • 社会契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然权利问题乃是当代政治与社会哲学中首要的议题之一,本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极其细致入微的探究;作者尤其从古典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入手,揭示出现代自然权利理论前提下所导致的自然权利的危机。

像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一样,列奥·施特劳斯致力于一些根本的思想问题凸显出西方文明中深刻的精神紧张。他对于当代思想中的实证主义、历史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的批判,使他更加深入地投身于古典政治哲学的研究。

作者简介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1899-1973)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曾就读于汉堡大学,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至1932年,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移居美国。1938至1949年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1973年10月18去世。

列奥·施特劳斯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深刻的思想家。他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方法,构成了20世纪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学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进程,强调重新开启古人与今人的争执,并由此审视当代思想的种种潮流。

列奥·施特劳斯的主要代表著作包括:《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1930),《哲学与律法》(1935),《论主》(1948),《检控与写作艺术》(1952),《思索马基雅维里》(1958),《什么是政治哲学?》(论文集,1958),《城邦与人》(1964),《古今自由主义》(论文集,1968年)以及《柏拉图路向的政治哲学研究》(1983年)等等。

目录信息

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选刊”导言) 前言
序言
第七次重印本序言(1971年)
导论
第一章 自然权利论与历史方法
第二章 自然权利论与事实和价值的分野
第三章 自然权利观念的起源
第四章 古典自然权利论
第五章 现代自然权利论 A 霍布斯B 洛克
第六章 现代自然权利论的危机A 卢梭B 柏克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施特劳斯认为现代性的最大反讽在于:理性发展得越高,虚无主义也就发展得越深,我们也就越无法成为社会的忠诚会员。 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密切,海德格尔的学生汉娜阿伦特与纳粹分子希尔曼之间,他们都是在德国的犹太人。 西方现代性的弊病必须由西方古典政治哲学来矫正。 按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政治的难题就在于要调和对于智慧的要求和对于同意的要求……自由主义的根本关切毕竟并不单纯在于自由的个人,而更多在于这些自由的个人如何能够组成自由的社会和自由的国家……吊诡就在于,它认为至善就是把所有善的标准都投放到没有公共意义的私人领域。”可惜此书可读性出奇地差,对此施特劳斯本人要负一小半责任,其余都归译者。

评分

重读补标。现代历史主义与价值中立背后对古典自然观念的颠覆,预示着physis与nomos之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古典自然正当的回归,尽管对现代思想的批评略显偏颇粗暴,对自然正当在更广泛的价值冲突中所起作用也没有展开论述,但至少展开了以古典反思现代的新一种批判视角。

评分

“生活就是对于愉悦的毫无愉悦的追求”。预测一年后评价人数会过一百,并且评分不低于九分。寒假回过头再去看第二版。

评分

读懂了。古今之争的区别:哲学(理性、反思设计着合于自然正确的统一性的超越的最佳政治)与历史(个性的地位高于自然正确,要求不规则性),后者的标准内在于历史(权威的神话—世俗的历史主义),割裂价值(应然)和自然(实际),导致虚无主义。强调哲学的非历史性,施也清醒地知道,哲学对于城邦的的颠覆性和危险性。——1.并不至于直接推导出国家主义。2.施的哲学(自然)反驳神话(权威)的部分,或许在信仰这边看,二者区别不大,最终都是神位。——可见,我更倾向沃格林。

评分

读书会下一部讨论书目 施特劳斯的名字很久以前就听过了,但近几年似乎有归于沉寂,刘小枫等人一直推崇,之前也读过几本施派弟子介绍重新厘清学术与政界关系的文集,但翻过几本他解读的柏拉图的文集,不甚喜欢他对古典的解读方式,没有多看。这本作为入门来说不错,能理解他的用意所在了,古今之争的意义缘何受到重视也能理解,蛮好哒,这个月就讨论他了 读书会读完了,我负责解读了三章,倒叙式,指导老师最后一次才来,说了一堆之前已经避免的废话……不过倒是发现一些解读时习惯性的值得反思的事情,对于这些神秘化或者模糊性的文字我总是习惯于尽量的去判断说明其语境中实际所指与可能的指代对象,当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言说。但老师希望的是不去管具体的对象,而是去进入施特劳斯的论证当中,去学习感悟这份叙述方式。我不太认同这种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