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胜,师从中国医学心理学之父李心天,擅长精神分析,致力于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创建佛教心理治疗和人格面具技术,已出版专著《佛教与心理治疗》《心灵之约》,2005年开始涉足团体治疗,把人格面具技术融入团体治疗,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格面具团体治疗”,2015年6月创建“国际人格面具学院”。
《隐藏的人格》通过剖析人格面具的分类、形成和转化,并结合众多案例解读人格分裂、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等数十类心理障碍,揭示出人格面具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具有社会适应的功能。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需要放下僵化厚重的人格面具,展现真我的童真,允许灵魂的黑暗浮现;有的人则要强化薄弱的人格面具,不能继续赤裸奔走;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破碎,需要得到整合;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单一,需要不断分化。总之,敌人从来不在外界,只在内心;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个世界,能左右和操控你的人生的,只有自己。
01 滴滴打车的流行,在我看来,满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角色虚荣感”,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高高在上和趾高气扬。这种本性成为促使滴滴/uber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我个人也钟爱滴滴,平均每月都能花费1000多元的打车费。还记得滴滴/uber没有流行起来的2015年前,我的出行交通工...
苏格拉底曾有句名言叫做"认识你自己",然而了解自己却是需要付出漫长的一生,这样的过程让很多人胆怯、畏惧,以至于迟迟不敢踏出第一步。这本书却以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了解自己就是让自己的一个面具去认识另一个面具"。书中的案例很精彩,让整本书在一个压抑的大主题下读起来轻松了不少。
评分没有声称的那么好,不过还是可以学到了蛮多东西,比如能够用一种简便的方式来分析自我结构,进行自我内部对话。适合搭配 TA 理论和荣格的“自性化”共同食用。
评分很多实例分析,有参考价值。
评分没有声称的那么好,不过还是可以学到了蛮多东西,比如能够用一种简便的方式来分析自我结构,进行自我内部对话。适合搭配 TA 理论和荣格的“自性化”共同食用。
评分书中有很多缺少论证过程的结论。作者不纠结这些,但我很纠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