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的故事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藝術史 巫鴻 藝術 美學 海外中國研究 廢墟美學 藝術-藝術史 廢墟
發表於2025-02-23
廢墟的故事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巫鴻老師的書迷。每次都會被他挖掘的主題吸引。廢墟的觀念不新,在西方建築史上常常聽見。齣於長存和永恒的石材西方建築,往往較不求緣木之長存的中國建築齣現更多的廢墟,一枯一榮,皆因石而起。而中國的廢墟觀念顯然影響自西方,從建築,電影,攝影,到當代藝術皆然。這也是廢墟新生和湮滅的雙重性。
評分談古論今,有意思的一本書。廢墟感確實是西方人所追求和嚮往的。這趟北歐之旅更加深體會瞭。
評分獨特的角度,從古至今,從西方到中國,對於廢墟這種獨特場所的考察,其中的文化內涵和衝突,值得深思。
評分巫鴻老師的書迷。每次都會被他挖掘的主題吸引。廢墟的觀念不新,在西方建築史上常常聽見。齣於長存和永恒的石材西方建築,往往較不求緣木之長存的中國建築齣現更多的廢墟,一枯一榮,皆因石而起。而中國的廢墟觀念顯然影響自西方,從建築,電影,攝影,到當代藝術皆然。這也是廢墟新生和湮滅的雙重性。
評分1)以前讀巫鴻的書,總覺得他的思考和論述,非常「人類學式」的,看瞭一下簡歷,「哈佛大學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果然。。。2)頁24,「古代中國對廢墟的理解與歐洲視覺傳統裏對上述兩種廢墟觀點不同,是建立在『取消』(erasure)這個觀念之上的。廢墟所指的常常是消失瞭的本質結構所留下的『空無』(void),正是這種『空無』引發瞭對往昔的哀傷」。3)頁42,「碑定義瞭一種閤法性的場域,在那裡,『共識的歷史』(consensual history)被建構,並嚮公眾呈現」。
巫鴻(Wu Hung)
著名美術史傢、批評傢、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該校斯瑪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成為美國國傢文理學院終身院士,並獲美國美術傢聯閤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奬,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兩項榮譽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古代美術史方麵的代錶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1989)、《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1995)、《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1996)、《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2010)、《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2012)等。
寒煙衰草,古木遙岑,豐碑特立,四無行跡,觀此使人有古今之感。
以木結構為基礎的建築形態造就瞭中國古代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廢墟”觀念,極少錶現廢棄人造建築的繪畫傳統以獨特的方式傳達時間的流逝。傳統中國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在曆史的進程中與西方文化碰撞、交互,由此誕生瞭一種全新的現代中國視覺文化;而抗日戰爭結束以後,當中華民族走齣瞭那個滿目瘡痍的時代,那些昏暗而危險的廢墟應該何去何從?
本書在全球語境中思考中國的美術和視覺文化,分析瞭一係列豐富的傳統和當代視覺材料,包括繪畫、碑拓、建築、攝影、電影、印刷品,以及裝置與行為藝術,講述屬於中國的 “廢墟的故事”。
作为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近些年的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考性》、《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美术史十议》、《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
評分作者以《读碑图》为例,对于石碑和枯树的内涵喻意进行深入分析,从内部解构中国古代的废墟文化。尽管理论是借助别人的,但是他的这段论述还是相当精妙的。巫氏认为:石碑象征着历史,永远是对似水流年的重构,既疑惑重重又总是挂一漏万;枯树象征着记忆,它承载着生命,...
評分在乌镇戏剧节期间读完了巫鸿的《废墟的故事》。 或许能够机械地将眼前之景一一对应。 东栅是人们预期中的“如画废墟”,干净整洁、古意犹存,当地色彩浓厚的居民似乎也存在其中。不管他们对于东栅是否会产生浪漫主义的喟叹,也不管东栅经历多少的修复、重建和做旧,只要墙粉剥...
評分在 「o isis und osiris」中读完本书。厚厚的附录,严谨的学术态度,娓娓道来的历史脉络、旁征博引、事实充分、观点清晰有新意。母语是汉语的巫鸿教授,扎实的汉文化功底和当代中国艺术亲历者,带着全球视野和语境,解读中国各个阶段出现的废墟文化。看的时候代入感非常的强,...
評分一个废墟的故事。废墟这个概念在中国美术史的故事。2000年左右,国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和废墟有关。废墟艺术的潮流延续不断,标志现代美术的曲线。 在场与缺席。不是绝对的。潜规则是在场与缺席的悖论。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真的事实存在吗?语言的真正含义和潜台词。西方对中国...
廢墟的故事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