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神的信仰创作,以物质的挑剔选材,真正还原蔬食的本真滋味:蔬食,并非清苦,食素更不是寡淡,那是清冽又丰富,简单又多彩的味觉享受和生命欣喜。
从“时年至味”到“蔬食寻源”,再到“素味在江湖”,李韬老师行走美食之路,遍访地道食材,沿途的心灵风景,万般变化到返璞归真,集结成册:从口蘑、黑松露、琥珀桃胶、大海的昆布,山珍海味终有其归属;四川人的泡菜坛子到武夷山的“五夫白莲”,江湖放眼皆是美味。而土豆、松花蛋到姜艾……食材带着彼时与此地的人和事,走过作者心间,也会温暖你的心房。
伴随食材记忆,本书特别呈现三十多道食客们口碑推荐的“中式米其林”菜谱。大厨们手作的蔬食里,“削数片玉,渍百花香”的山药又能煨炖成独家滋味,“月浸瑶池”的萝卜和五谷同碗,用暖意解你心中缱绻。典雅如白茶慕斯以茶入慕斯,中式口感的米其林式甜点。亲和又如酒酿年糕甜汤桂香扑鼻,甜沁心底。更有平易近人的茶泡饭、煎蛋面……以鲜美醇厚之味打开你源源不断的记忆。
蔬食之外,更有茶悟。在“禅心与茶”中,韬老师娓娓道出对茶的了悟。捧一杯茶、撷一味茶果,一席茶,那清香流动的壶中天地,人间忘川,静观众妙之心,览世间万物。
食物来自山川湖海,我们则愿意囿于昼夜、厨房和爱。
李韬
茶人、素食者
眉州东坡管理学院院长
棣Dee蔬食•茶空间掌门人
餐饮五钻餐厅评审员
国家一级企培师
喜欢美食,热爱行走,尝遍国内外美食。寄情于茶,与美食交心,但凡遇见的好茶都要尝一尝,但凡深刻的味道都要记下来。《蔬食真味》就是他的一本饮啜笔记,那里有心意、食材和美味地理,以及心中时常寻味的素食情怀。
已出版:《辨饮中国茶》《一泡一品好茶香》《新手怎样买好茶》《不负舌尖不负卿》……
微博:李韬之流年似锦 http://weibo.com/336376669
微信公众号:李韬茶与美食——介绍一切有关传统生活的事物
中国自古就盛行吃文化,中国人不仅好吃,会吃,还专门有人研究吃书写吃。清朝袁枚著有《随园食单》,李渔写了《闲情偶寄》,到了现代,汪曾祺著有散文集《五味》、《老味道》等书,梁实秋写过《雅舍谈吃》等文。吃之一事可谓始于微末却近乎与道,然而对于吃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
评分蔬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承,自古下层民众以蔬食为主,滋味清淡,尊崇自然本真。与蔬食主体相同的素食见诸典籍甚夥,北魏《齐民要术》专辟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的做法,此后素食在宋代的笔记小说《东京梦华录》、《梦梁录》中均有记载,而在同时代的林洪的《山林清供》中,...
评分天下之大食为先。远古时代,人们吃饭是为了充饥和生存。进入丰衣足食的现代社会,我们在摄取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同时,更期望能够吃出健康,吃出质量。早在北宋年间,苏轼就曾写下:“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的诗句,这是对蔬食之味...
评分《蔬食真味》是一本很特别的美食书,最初读者可能会以为它是一本菜谱,但翻开之后便会发觉,原来作者李韬是个素食者,自然由他介绍的美食也全部都是素食了。但书中记录的又不仅仅是美食的做法,更多是讲食材的来源,品味的心情,以及制作的心意。 李韬的蔬食故事从“时年至味...
评分天下之大食为先。远古时代,人们吃饭是为了充饥和生存。进入丰衣足食的现代社会,我们在摄取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同时,更期望能够吃出健康,吃出质量。早在北宋年间,苏轼就曾写下:“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的诗句,这是对蔬食之味...
看完用三个字来形容:高!大!上!
评分原以为互联网时代这种食谱类的图书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随手翻来竟有惊喜 有很多没吃过的新鲜玩意儿,装帧照片都十分精美,用手机拍下几个食谱回去闲时尝试一下 可惜全是素食,只能权当小菜
评分有评论说是“中年人写给中年人看的书”,好吧,我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中年妇女了
评分众筹到的书,众筹到的茶叶可仙女啦,帮帮的,喝茶看书,心很静美
评分众筹时买的这本书,收到书后好开心,还有李韬老师的亲笔签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