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富兰克林• 博比特(作者)是美国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管理学教授、作家。他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
刘幸(译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候选人。
博比特的《课程》(The Curriculum)于1918年在美国出版,它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博比特在近一个世纪以前提出的课程理论,如今看来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他在本书中提出,课程应使学生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成人生活做准备;课程既要满足个人的需求,也要兼顾社会的需要;课程的编制应当以广泛的社会调研为基础,凡是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不上的东西,就不应被纳入课程。作为课程论的开山之作,本书的出版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
这是国内首次出版《课程》完整中译本,译文准确地再现了博比特的课程编制思想。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为中译本作万字长序,提供细致导读。
既然天下的父母都是能看到《皇帝的新装》那样得高度“称职”。――我想他们没有什么“课程”的必要了。 这是2018年02月03日《人民教育》微公号有奖征答【每周一问:你读完会忍不住分享的一本书是什么?】活动的幸运赠书。 我的回答是:我想推荐北师大版的《人格心理学》和《社...
评分(一)三面透视镜 西元前400多年,孔子就奔走于齐鲁大地传业授道,但现代课程的历史中鲜有来自东方的注脚。教育是一项悠久的人类活动,而课程作为「科学」只有短短一百年的历史。当人们试图超越个体经验,当人们开始思考为什么而教、为什么教这个而不是教哪样、该怎么教、如何...
评分既然天下的父母都是能看到《皇帝的新装》那样得高度“称职”。――我想他们没有什么“课程”的必要了。 这是2018年02月03日《人民教育》微公号有奖征答【每周一问:你读完会忍不住分享的一本书是什么?】活动的幸运赠书。 我的回答是:我想推荐北师大版的《人格心理学》和《社...
评分既然天下的父母都是能看到《皇帝的新装》那样得高度“称职”。――我想他们没有什么“课程”的必要了。 这是2018年02月03日《人民教育》微公号有奖征答【每周一问:你读完会忍不住分享的一本书是什么?】活动的幸运赠书。 我的回答是:我想推荐北师大版的《人格心理学》和《社...
评分从太平洋西岸遥遥回望百年前大洋东岸的美国教育,有多少日用而不知。却难言这种“无知”是福是祸。
评分百年前的经典,观点仍未过时。也是一本极佳的教育指南。课程编制在于坚守原则而并非执迷于各种方法与所谓流行模式,社会经验为教育的原料库,教育的理想主义是先在的,至美至善是最为阔远的追求。教育所培育的理想的社会参与者,必拥有健康的同理心和严肃的思想。
评分博比特有他那个时代进步主义者中很普遍的乐观精神、科学精神,相信教育对社会的优化更新作用。联系今天的教育现实,书中很多理念依然有被重视的必要。以及,刘幸师兄的译笔非常流畅,读来十分舒服!
评分读过的第一本专业相关书籍。非常开脑袋。 很有必要常常回看!
评分自己翻译的又一部书,历时四年多,终于出来了。二十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美国跃升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教育开始展现她独特的魅力,美国教育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部书,就是这样一部奠基性的作品,它标志着现代课程理论的建立。今天几乎全世界,包括中国,所有学校的课程规划都受到这部著作或显或隐的影响。认识他者,也是为了认识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