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课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约翰•富兰克林• 博比特(John Franklin Bobbitt)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刘幸
出版时间:2017-3-31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9108106
丛书系列:世界教育思想文库
图书标签:
  • 教育学
  • 教育
  • 课程论
  • 课程论 课程 教育
  • 教育社会学
  • 工具书系
  • 课程
  • 专业类-教师知识
  • 课程
  • 教学
  • 学习
  • 知识
  • 教育
  • 教材
  • 学习方法
  • 课堂
  • 教师
  • 学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博比特的《课程》(The Curriculum)于1918年在美国出版,它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博比特在近一个世纪以前提出的课程理论,如今看来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他在本书中提出,课程应使学生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成人生活做准备;课程既要满足个人的需求,也要兼顾社会的需要;课程的编制应当以广泛的社会调研为基础,凡是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不上的东西,就不应被纳入课程。作为课程论的开山之作,本书的出版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

这是国内首次出版《课程》完整中译本,译文准确地再现了博比特的课程编制思想。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为中译本作万字长序,提供细致导读。

作者简介

约翰•富兰克林• 博比特(作者)是美国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管理学教授、作家。他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

刘幸(译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候选人。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 博比特以及他所开创的现代课程理论(郑国民)
前言
第一部分 目的与过程
第一章 教育经验的两个阶段
第二章 游戏阶段的教育经验
第三章 工作阶段的教育经验
第四章 思想在工作经验中的地位
第五章 教育在什么地方可以实现
第六章 课程编制中的科学方法
第二部分 针对职业效率而做的训练
第七章 职业训练的目的
第八章 专业技术的训练
第九章 集体工作者的专门训练
第十章 职业训练的社会层面
第三部分 公民教育
第十一章 好公民的本质
第十二章 启蒙的大团体意识的发展
第十三章 道德与宗教教育
第四部分 身体效率的教育
第十四章 身体训练的基本职责
第十五章 体育锻炼
第十六章 身体效率的社会因素
第五部分 休闲活动的教育
第十七章 游戏在人类生活中的功能
第十八章 作为一种休闲活动的阅读
第六部分 社会交际教育
第十九章 母  语
第二十章 外语的训练
第二十一章 一些结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三面透视镜 西元前400多年,孔子就奔走于齐鲁大地传业授道,但现代课程的历史中鲜有来自东方的注脚。教育是一项悠久的人类活动,而课程作为「科学」只有短短一百年的历史。当人们试图超越个体经验,当人们开始思考为什么而教、为什么教这个而不是教哪样、该怎么教、如何...  

评分

评分

译后记 最早接触到博比特,是在北师大教育学部念硕士期间,上郭华教授的课。郭老师为我们讲授课程理论史,明确地将博比特以及他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定为现代课程理论的起点,也介绍了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效率主义”等基本概念。之后在别的老师的课上,“博...  

评分

评分

既然天下的父母都是能看到《皇帝的新装》那样得高度“称职”。――我想他们没有什么“课程”的必要了。 这是2018年02月03日《人民教育》微公号有奖征答【每周一问:你读完会忍不住分享的一本书是什么?】活动的幸运赠书。 我的回答是:我想推荐北师大版的《人格心理学》和《社...

用户评价

评分

自己翻译的又一部书,历时四年多,终于出来了。二十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美国跃升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教育开始展现她独特的魅力,美国教育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部书,就是这样一部奠基性的作品,它标志着现代课程理论的建立。今天几乎全世界,包括中国,所有学校的课程规划都受到这部著作或显或隐的影响。认识他者,也是为了认识自我。

评分

博比特有他那个时代进步主义者中很普遍的乐观精神、科学精神,相信教育对社会的优化更新作用。联系今天的教育现实,书中很多理念依然有被重视的必要。以及,刘幸师兄的译笔非常流畅,读来十分舒服!

评分

百年前的经典,观点仍未过时。也是一本极佳的教育指南。课程编制在于坚守原则而并非执迷于各种方法与所谓流行模式,社会经验为教育的原料库,教育的理想主义是先在的,至美至善是最为阔远的追求。教育所培育的理想的社会参与者,必拥有健康的同理心和严肃的思想。

评分

两年内翻了很多次,最被打动的其实是从观察现象到经验理论总结的思路,和质朴的写作语言,站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看学科史还是很有趣的

评分

跟杜威的进步主义相随(芝加哥大学),第一次将「课程」作为专业学科来建设。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作者提倡的教育取向,大多数放到今天看,也是一种回潮,例如强调要把教学的场景不限于学校、提倡实践车间中的行动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