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见一郎
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现居京都。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满期退学。与专业哲学(西方古代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一起,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咨询师、顾问。在畅销世界各国的阿德勒心理学新古典巨作《被讨厌的勇气》出版后,像阿德勒生前一样,为了让世界更加美好,在国内外针对众多“青年”大力进行演讲和心理咨询活动。译著有阿德勒的《人生意义心理学》《个人心理学讲义》,著作有《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本书由其负责原案。
古贺史健
株式会社顾问代表,作家。1973年生于福冈。以书籍的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为专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2014年获商务书大奖2014审查员特别奖,获奖理由是“为商务书作者增光并大大提高了其地位”。上一部作品《被讨厌的勇气》出版后,在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产生很多困惑,于是再次访问了京都的岸见一郎氏。在长达数十小时的探讨之后,整理出了这部“勇气两部曲”完结篇。独著有《想要让20岁的自己接受的文章讲义》等。
《幸福的勇气》是“勇气两部曲”的下卷、完结篇。
同样以百年前著名心理学者阿德勒思想为核心,
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故事形式展现。
在上次谈话的3年之后,青年已经辞去图书管理员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但是再次出现在哲人面前的他,经历了许多现实(在工作当中)的摧残,对于当初的理想已经感到绝望了:“阿德勒的思想,在外面的世界没有意义。”
“猛药”级的哲学对谈,再度开始……
如果说《被讨厌的勇气》是地图,
《幸福的勇气》就是行动指南。
《被讨厌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自由?”
《幸福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变得幸福?”
打铁喜趁热,自读完《被讨厌的勇气》之后一直挂念着《幸福的勇气》。与其牵肠挂肚,不如立即行动。 记得Bickey提过哈佛的幸福哲学课中研究的便是"爱"这个课题,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上也把幸福的勇气看做去"爱"的勇气。 爱真的需要勇气,而那份勇气的重量大到我已经不想要拥有...
评分《被讨厌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自由?」《幸福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变得幸福?」本书所阐述的观点,如果不耐心体会,会认为作者在故弄玄虚,生搬硬套,乱贴标签。在作者看来,我们的怀疑,也是处于一种自我保护而已。本书是写在青年离开后的三年重新拜...
评分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幸福的勇气》 自从有了孩子,我总是在努力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独...
评分 评分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幸福的勇气》 自从有了孩子,我总是在努力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独...
其实没第一部好,强调是主动去爱人
评分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 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评分为什么我会觉得像哲学呢?太理想主义。无条件信赖他人,即使收到伤害也要自认,并且坚定不移地执行,这是对以恶制恶的对抗。如果真按照阿德勒的思想体系作为人生准则,恐怕会被挫伤寸步难行吧?(但要是没有这种理想存在,那才会比较可怕吧?)这种伪诘问式对话,显得青年人鲁莽无知,为了反对而反对。
评分阿德勒的结论很简单。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是“帮助其自立”。
评分《被讨厌的勇气》续篇 依然是哲人和青年的对话体 不过感觉没有第一本读来那么轻松 但还是有一些我愿意接受的观点 当初看完那部日剧就被种草了阿德勒 读了他的《自卑与超越》这回这两本书继续加深了我对他的好感 以后有时间可以接着找点他的东西来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