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一个有信仰的君子如何说“不”
《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作者、“精神分析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弗洛姆经典作品
人类究竟是否有未来,文明究竟是否会终结,端赖我们是否秉持怀疑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和不服从的能力。——艾里希·弗洛姆
在《论不服从》这本文集中,艾里希•弗洛姆清楚说明了“ 服从”和“不服从”究竟意味什么 :服从人性和人道社会的目标,不服从各种偶像。他的论述至今仍有相关意义:反对盲从因袭,对司空见惯的“陋识”部分持批判的立场。弗洛姆的洞见结合了社会和政治现象所获得的心理学,促使他在一段时期内支持美国社会党,投身和平运动,呼吁采取裁军步骤。在这些活动中,他对各类人云亦云的“常识”以及官方的政治话语实践了他的不服从态度,他所服从的是心智健全的思考方式,与阿尔伯特•施韦泽、伯特兰•罗素等先知哲人们秉持的理念一脉相承。
弗洛姆是马克思主义者哦,他理想的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话看上去很空话,但见过残缺的人怎么和自然不和谐相处,懂得背后的意味便觉得这愿望还,蛮伟大的。 >> 有这样一些人,如果不能打开通往更为辽远深邃的世界之门窗,他...
评分没有所谓的人权平等,倒是有服从的需求。人通过委从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 - 爱人、诗人、神秘主义的人,都比权力追求者拥有更大的满足,这是后者所无法想象的。权力追求者得周而复始地变换他们的手法以免受空虚感的折磨,而前三种人之所爱对象是恒久不变的。我行将就木行将就...
评分 评分2年前,甚至更早一些时候,我在陌生的火车站等车回家。车票不好买,我怕错过了,竟然提前2个小时就到了。老火车站候车室小,而且人满为患,空气不是很流通。我只能又溜达出来,逛了一个地铁站的距离,天已经黑了,在商业中心地段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家新华书店,我买下这本书...
评分一 弗洛姆指出一味地服从和不服从都是错误的,应该有所区分,他所倡导的,是对非理性权威的不服从。 二 然后,作者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正在丧失不服从的能力,在生产领域,人被异化为组织人,而在消费领域,人被塑造成消费人,这两种社会性格都趋向于服从权威,缺乏批判和质...
资本主义的恶性产物:人变成了物品,消费社会扼杀了人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手段变成了目的,大型企业使个体成为了循规蹈矩的螺丝钉。社会主义的内涵被曲解,马克思的思想被政治家利用,扭曲,成为了经济国有化的代名词。一个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是未来么?没有了信仰,一切都沦为无意义。热爱生命和自由!
评分之前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感觉很不错,但是这本《论不服从》让人有些失望,客观原因可能是因为这并不是一本专著,这本小册子是弗洛姆的一些演讲合集,那么势必存在质量层次不齐,连贯性不好的缺点。主观评判的话,这本书里的内容太理想主义化了,当然,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冷战时期美苏对峙放大了社会制度的弊端,弗洛姆结合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社会和个体如何发展的纲要。但是,以我读书思考的习惯来评判,这些纲要不能算是理想,只能算空想。他对官僚体制大肆批判,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我不相信他没有了解过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苏联的集体农舍,so,这本书要么是他梦游了,要么是他精神癫狂了,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精神分析学派总给人虚无缥缈的感觉,应该来个人介绍他们的思维模式
评分现代社会创造了“消费人”,人除了朝九晚五地工作,其他兴趣主要集中在消费上。不论消费的是食品、衣物、烟酒、还是电影或电视节目,商家都会启用一种强有力的诱导机制以达到不断培养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嗜好和将这些新嗜好引向产业中利润最高的领域的目的
评分世界要你努力去考取功名 但真誠才是最大本領
评分我们生活富裕,但没有令人愉悦之物;我们的财富变多,但自由变少;我们越消费,就越空虚;我们拥有更多的武器,却感到更少的保障;我们接受了更多教育,但思维判断力和信念力却每况愈下。我们逃避权威,逃避不了消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