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它的山河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文学 山水 古代文学 古典文學 诗歌 山水詩 文学研究 文化
发表于2025-04-13
诗与它的山河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觉得这部书意义非凡,会留在文学史上,忍不住注册留言。作者视野跨古今中西,兼备思想,考据,真情,平湖中见惊雷,应是毕生心血之作。若联系萧驰老师生平更感其力量:襁褓时被母亲抛弃,父亲萧乾带着他四婚,青少年历经文革抄家,父亲自杀未遂,四十岁北美读博后任教新加坡。多年低调在台湾,北美出书,七十岁选择大陆汉语简体首发。千秋家国,这可能是他怀泪不语的答案。
评分这本书做了我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
评分结合了实地与山水诗文互文,鉴赏和话语分析,谢灵运爱澄净山水,肢体运动而心情转换,鲍谢则是在地历时,偏好迷蒙烟雨。演变至神思空间,天候和历史皆可融于景中。桃源的继承中,渔人和桃源中人身份使诗歌呈现不同的特质。李杜分别以个人经历和文化传统入诗,韦应物写虚化之景,追求平常。柳宗元追求幽藏,由山水至园林;韩愈山水怪诞变形,逆势进取。白居易写江南水国,城市生活和晚近语体出现。叹为观止
评分宝藏地图。 追光蹑影,“现量”是辋川诗唯一的真实。
评分一般对于这种我理想中的书是五星好评不需要作解释的,但刚看到书中论述老杜秋兴八首的内容,不得不说即便是看了十数位名家的对这一组诗的评点,书中仍有不少让我折服的内容。这本书的每一段每一句都值得细读。
萧 驰 曾于中国大陆修读中国文学批评史。1987年负笈北美。先后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修读比较文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教。是滥觞北美而流播亚洲“中国抒情传统”学术型态中重要学者,多年来致力其发展。所撰《中国抒情传统》(台北:允晨,1999)对此作初步理论思考;The Chinese Garden as the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Story of Stone(密歇根:密歇根大学,2001)探讨此传统在明清文人生活文化和近代小说世界中的延伸;与柯庆明合编《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上、下册,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回顾此学术四十年发展。20世纪末以来,倾心研究中国主要思想背景下抒情传统的观念史,三卷本《中国思想与抒情传统》(《玄智与诗兴》、《佛法与诗境》、《圣道与诗心》,台北:联经,2012)是历时十二年研究的成果。这本《诗与它的山河》呈现了作者近年最新的关注点和研究进展。
最早认识自然山水之审美价值并持续进行书写,是中国文学令人瞩目的一项成就。关于自然风景的许多话语和观念都率先在诗中出现,而后方衍至绘画,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表达。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萧驰花费七年时间,以十次实地考察为基础,写作了这部新著。作者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理论进路,结合案头研究与户外考察,对自谢灵运被贬永嘉的永初三年迄至白居易于洛阳谢世的会昌六年这424年间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内容涵摄了此期间最重要的十五位书写自然山水的诗人:谢灵运、鲍照、谢朓、江淹、何逊、阴铿、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元结、柳宗元、韩愈、白居易。每章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以对中古诗歌审美话语的考掘,本书亦为探讨早期山水画和园林中的景观观念形成提供了线索。作者更向世人发起呼吁——中华山河不仅为古人吟咏的对象,亦是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广阔语境,一旦被横加破坏便再难复现。
序 幕 “本书并不对十五位诗人山水书写各做全面描述,而只关注其为这书大树增添了哪些新的枝杈。” 这句话令我想起来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常常被选题所困扰。尤其是热门的研究领域,能写的东西早就被人写烂了,如何才能另辟蹊径呢?这本书告诉我,做研究是很费功夫的,大量的研究...
评分本文原刊《文艺研究》2018年第9期 萧驰先生的新著《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1月出版,下文简称《山河》,引文凡出自该书者均只标注页码),标题包含两大关键词“山河”与“美感”,意味着萧先生试图将地理实证与美学诠释两种方法相...
评分序 幕 “本书并不对十五位诗人山水书写各做全面描述,而只关注其为这书大树增添了哪些新的枝杈。” 这句话令我想起来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常常被选题所困扰。尤其是热门的研究领域,能写的东西早就被人写烂了,如何才能另辟蹊径呢?这本书告诉我,做研究是很费功夫的,大量的研究...
评分对山水诗进行考据勘察本不是多么新鲜的课题,早在80年代,山大杜甫全集校注组就曾探访杜甫平生行踪,出了一本名谓《访古学诗万里行》的小册子,与杜诗印证,颇有意趣。但对《诗与它的山河》而言,我们却不能以简单的户外考察加以定位——虽然在这方面,作者也确实下了极大的功...
评分诗与它的山河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