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其無可抑遏的能量全麵批判傳統、引介新思潮,開創瞭中國現代化的新麵貌。其衝擊之深,影響之遠,猶如春鞦戰國時期百傢爭鳴開啟後代思想之先河。
在二十世紀尾聲將盡、世界局勢重大轉變而各種僵固的意識形態紛紛走嚮修正調整之際,今年適逢「五四」八十周年,我們顯然需要從新角度、新視野來理、詮釋解「五四」。
過去,「五四」以民主、科學、民族主義、反傳統主義展現其核心理念,人們依此構築齣「五四」的基本圖像。但今天,有瞭相當的縱深,我們不能認為單憑這些理念與圖像便足以解釋「五四」的全貌;我們必須正視「五四」意蘊的複雜性,多層麵地探討「五四」的實質,如此,纔可能發現「五四」當代圖像及其世界性意義 ——相互激盪的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懷疑精神與宗教精神、個人主義與群體意識。從而瞭解五四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濛運動,它的思想世界是由很多變動的心靈社群構成。這是八十周年之時,我們擺脫瞭教條與意識形態之爭之後,對五四所應有的新認識,這也是本書齣版的目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五四“啟濛運動”說的歷史考辨 http://www.china1840-1949.com/portal.php?mod=view&aid=610
评分哈哈
评分感覺最近都沒怎麼讀書,這樣不好不好
评分差不多吧
评分細讀餘英時和張灝的文章,視野開闊,確為日後研究五四思潮的學人開闢瞭許多新領地~誇張一點,二十年後彭小妍補足五四之情感麵嚮的選題已見伏筆(贊餘先生的嚴謹學風);略讀王汎森與林毓生的文章,後者談到責任倫理與意圖倫理於知識分子從政的影響,挺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