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系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哲学 鲍德里亚 社会学 物质文化 让·鲍德里亚 法国 文化 理论
发表于2025-04-10
物体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终于再版了。
评分4.5 鲍德里亚学术生涯的开山之作,其后的著作都可以看到《物体系》的影子。他把物当作由功能性和符号性组成的语意结构系统,关注人类通过各种程序与物发生关联,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系统和人际关系的改变,可以看到对其师列斐伏尔的批判继承,结合了符号学、心理分析和差异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物—身体”的场域,也正是“身体”这一点让物的异化成为了人无从挣脱的囚牢。唉有些书真的让我越读越丧。
评分鲍德里亚企图在本书回答:人类究竟通过何种程序和物产生关联,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系统等问题。他将符号引入物分析之中,(这和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承接其导师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路径,认为传统意义的物已经不存在,现今社会的物还具有另一种形式的关系:即物与符号之间的转换,而且其很大程度上已经逐渐成为物的主导身份(这在鲍德里亚的后续作品《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有所体现),其中“消费”则是承载二者之间的中介,并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关系而存在(这与马克思的“商品”形式下的抽象统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消费”,在其下一部作品《消费社会》中被重点分析。
评分想到巫鸿的《物尽其用》,老妇人的囤积癖化作了大型装置行为艺术。物之于人,绝不是纯粹客体,它们被某种观念整合与人交融成为系统。《物尽其用》是中国社会物质长期短缺的心理折射和农业伦理的记忆载体。《物体系》也要以“关系”为基点,不过该书是探讨工业文明特有的作用模式,不止于人对物的占有,更指涉人的“物化”的哲学思辨。通过对汽车、机器人、广告、信用贷款等西方消费现象的抽象概念化与符号分析,伴随明确的意识形态批评,鲍德里亚构建物的系统同时消解这个系统。在“物-人”的关系中,物的界域在不断扩大,物的至高无上性让人的生活中情感逐渐消失。本书很学术和理论化,但现实意义也是很突出的,目前阅读只是初浅认知。译后记很棒,解读很有帮助。“文化收藏”部分具有普适的理论指导价值。
评分花了好长时间才读完,主要是对鲍德里亚在论述中的语言学、精神分析甚至是现象学的方法下了一番功夫。很有意思的是,鲍德里亚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做“物的分析”、“物和人的分析”,最终迈向的是消费的分析,而且甚至显露出了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端倪——一种超越于体制外的,而不是简单革命的批判。林志明的前言后记也很明晰。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 法国哲学家,后现代思想大师,知识的“恐怖主义者”,曾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牧师。作为最先进的媒介和社会理论家,他也被法国学界推崇为新的麦克卢汉。从1988年起,鲍德里亚在英美世界获得广泛赞誉。其主要代表著作包括《物体系》《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生产之境》《象征性交换与死亡》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物品的身影。可以说,我们的所有活动都跟物品有关。鲍德里亚试图对种类繁多的物品加以区分,并勾勒出一个物品的层级与体系。鲍德里亚认为,现代家具代表一种系列,而古旧物品或者极其昂贵的奢侈品则代表模范。普通人因为居住空间有限,只能选择可随意折叠、拆卸的现代系列家具,而只有少数富人才能负担得起笨重、华丽的实木古典家具。
系列与模范的区分实际上是人的阶层的区分,是普通人和富人的区分,也是一种符号和语言。对于那些资金有限又想占有奢侈品的人来说,分期付款或者信用贷款则是一种福音。过去先积攒财富,再购买奢侈品的模式被抛弃了,靠预期收入先行占有奢侈品的做法广为流行。当下,无所不在的广告依靠关心人的情怀推销各种模范、品牌。物品变成了一种消费能力的符号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出于自由选择的购买因为消耗了未来预期的收入和生命而使人变得不自由。于是,人们生产物品、消费物品,最终却被物品所奴役,被物品背后的资本所奴役。
物体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