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教授1937年生于美国,196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多年从事东亚历史和语言的教学与研究,曾担任该校东亚研究所的主任,撰写了一系列关于近代上海和中国历史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其中关于17世纪中国满族历史的专著获得了美国东亚研究学会的莱文森奖,他是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和中国历史专家。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美国魏斐德教授的史学名著《洪业:清朝开国史》匠心独具,把中国历史上王朝循环中的一环——明清嬗代过程作为运思课题。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作了总体的解剖与透视。他使人看到,中华帝国的体制与秩序中天然包含着走向衰微的因素,而王朝更代则构成了重建秩序的机制与途径;满族入主,在此被视为一种重建秩序的特殊动因。
外国人看中国的历史要比中国人自己强,因为他可以超脱在民族感情之外.中国人自己看就不行了,中国人自己有偏差就会招来好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外族好就是卖国,想要说几句自己民族的好话就对历史的认知产生偏差.
评分故事的隐藏主线,其实是士大夫阶层对于新政权的逐渐接受和忠诚。 历史叙事写得栩栩如生,宛若眼前。 对南明等著述甚详。 p96 满人由集体领导向集中的变迁,可以参考当朝政治。 p140 左良玉曾经向一位地方名士所指出的那样,明帝国的困境,不是因为义军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明朝后...
评分了解历史不失是一种学习大智慧的过程,后人以一个上帝视角能清晰学习前人的思维逻辑,以及思考如果采取不同选择是否会对最终时间产生另外的影响。在读柏杨写的白话版《资治通鉴》感叹尤甚,有人说毛主席熟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才形成其独具一格的大格局。 作为普通人,很难...
评分书摘: 一份1583年的材料表明,直到弘治和正德年间(1488-1521),乡绅们还是非常俭朴的,老百姓也较为富裕,而在嘉靖和隆庆(1522-1572)以后,乡绅们越来越富,而老百姓却日益穷困。1599年一份来自山西大同的报告表明,在晚期的上等阶层日益奸诈蛮横,衙门里的胥吏全都在为所...
评分很严谨的治学态度. 一页书有时能多达80%的注解. 逐词说明史料的来源. 并生动地讲述故事 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细节,读起来像小说一样扣人心弦. 融汇贯通,提出作者的观点. 真正大家之风. 从这本书开始我觉得历史书是比小说更活泼生动的 曾经的人物从苍白的名字 恢复成有习俗背景,...
现在历史出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要么写的太过专业,要么写的太过弱智。
评分另一个版本
评分现在历史出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要么写的太过专业,要么写的太过弱智。
评分还是魏斐德 比较靠谱
评分现在历史出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要么写的太过专业,要么写的太过弱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