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战略布局(1939-1941)

蒋介石的战略布局(1939-194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邓野
出品人:汉唐阳光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9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47095
丛书系列: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图书标签:
  • 蒋介石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民国史
  • 邓野
  • 近代史
  • 抗战
  • 政治史
  • 蒋介石
  • 战略布局
  • 抗日战争
  • 1939-1941
  • 国民政府
  • 军事史
  • 中国近代史
  • 抗战时期
  • 政治军事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秘密签署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当包括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在内的各大国领袖还被蒙在鼓里的时候,蒋介石却早早地判断德国将进攻苏联,时间是1940年10月21日,也就是说,还在希特勒具体签署这项攻苏计划的将近两个月之前,蒋已经提出这一可能,这是一个相当超前的战略预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蒋介石通过国际局势不断变化,一步步印证纳粹德国攻苏时间,甚至在1941年6月21日做出结论:“余断定德必于日内攻俄”,而这“日内”的判断,恰好是德国进攻苏联的前一天。

蒋并非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作为一个身陷战争泥潭的弱国领袖,蒋介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国际变局将日本赶出中国,从这个层面上讲,蒋介石还是一个积极的游说者。出于对苏联的本能敌视,蒋曾先后向英美献“上策”,从旁煽动德国进攻苏联,其间充满着无奈和悲凉,所有细节都被邓野一一还原,极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邓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专攻中国现代史,主要著作有《民国的政治逻辑》《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目录信息

导论游走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之中001
第一章布局:“如何使中倭战争牵入欧战范围之内”
对德国宣战的提出与取消008
对欧战发表宣言的提出与取消024
苏联的观点047
苏芬战争:莫斯科对渝府的敲打053

第二章英国与日本的利益交换
中日对弈:“加入”与“不介入”065
法国战败与滇越路的中断070
滇缅路的封锁与“亲苏联德”076
滇缅路的封锁与“亲苏和共”096

第三章三国同盟条约的订立与渝府地位的转换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署与解读102
蒋向英国人提出一个问题:倘中国中止抗战?115
纵横于英美苏德日之间132
“待价而沽”与“有恃无恐”148

第四章蒋介石关于德日两军战略方向的观察
德军东进与一个“上策”164
日军南进与其民族性183

第五章苏日中立条约:情感与政治
远东的三角关系197
苏日协定:道义、利益、情感、政治212
蒋介石:德军“今夏必对苏作战”223
苏联的中立与日军的方向229

第六章苏德宣战与渝府的利益
蒋介石:余断定德必于日内攻俄242
苏德开战与渝府的应变254
蒋介石新的一轮战略策划263
苏联遇袭与“中共就范”273

第七章最后的未知数──日军的攻击方向
蒋介石游移于两种估计之间289
苏军的胜负与日军的方向308
美国的条件与日军的方向313
日美谈判与“巴黎和会”的历史教训320

第八章日美宣战与蒋介石的战略评估
东条组阁与渝府的观察333
蒋介石对日美谈判的最后一击347
渝府对德意日宣战361
曲高和寡的“围魏救赵”372

结束语中日对弈胜负谁属385
征引文献399
后记41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世纪是个残酷的世纪,爆发了两场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如果加上冷战则是三场),哪怕是原本强盛一时的大国,也经不起再三出错。这其中,最弱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分崩离析,退出了大国的行列;德国在二战中卷土重来,但终于和日本一同战败,虽然经济...  

评分

20世纪是个残酷的世纪,爆发了两场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如果加上冷战则是三场),哪怕是原本强盛一时的大国,也经不起再三出错。这其中,最弱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分崩离析,退出了大国的行列;德国在二战中卷土重来,但终于和日本一同战败,虽然经济...  

评分

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

评分

作者的视角总体仍是延续巴黎和会的前作,但无疑义地仍高出近年来日益碎片化的抗战研究不少(试看光一个政治部第三厅就水了多少期刊和学位论文出来?)。所以本书从视野和立意上评价的话,冲五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本书文从字顺,没有一般中近现研究中抄材料过火引起的语句变态...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自抗战爆发到珍珠港事件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史料充足翔实,基本上基于电文、日记等就可一探究竟,且此段史实总体上与世人印象并无太大差别。当然日记中充斥着春秋笔法,老蒋日记便是最好之例。邓先生在本书的工作就是钩隐抉微这些隐藏在文字下的东西,然后整理出一幅完整的图景。老蒋的国际眼光与外交手段堪称老道,奈何在大环境下纵使有力也发挥不了多大影响,充其量只不过是齐锡生所谓使“苦撑待变”作用至“苦撑求变”。本书可搭配齐锡生著《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一并阅读。相比齐先生行文中的不时吐槽,邓先生的文风则是干净利落。另,看后记18年年初此书最终稿便完成,何以拖至19年年底才出版发行,想其间之纷繁复杂,先圣侄亦不可免。

评分

已将中文史料解读到了极致

评分

总结一下邓野研究蒋介石的三板斧:蒋介石日记、王世杰日记、大公报社论。还有半个的话大概是唐纵日记。

评分

书中的资料很丰富,梳理的也很清楚,爆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猛料。不过,书里的内容大多数是原文引用,考虑到邓野文风一向如此,就不多说什么了。另外,这本书写作过程中似有跑题之嫌,在更大程度上可以改名为《蒋介石的国际观察手记》,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讲他如何观察国际形势,真正讲国际国内战略布局的内容很少。封皮设计差评。

评分

部分结论得出比较勉强,有对材料过分解释的问题。 总体行文结构均可,材料的使用和分析仍是那么巧妙,然窃以为同巴黎和会一书,同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一书相比,不在同一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