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二十一章》是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作家任晓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短篇小说系列精选,材料源于对上海芸芸众生的采访记,聚焦小人物命运,故事凄苦悲情,结尾出人意料,兼备生活细节的笃实与文学想象的自由;语言文白融汇,精炼筋道,被誉为“篇篇沉重,句句耐品”。当是近年来颇具特色的短篇合集。《浮生》系列曾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开放叙事奖”、2016年度《南方周末》外稿奖。
任晓雯,女,1978年生于上海。著有《好人宋没用》《阳台上》《生活,如此而已》等。曾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全国中篇小说奖、《南方周末》外稿奖、华文好书奖、华语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提名奖等。作品先后被翻译成英文、俄文、法文、瑞典文、意大利文等。由短篇《阳台上》改编的同名电影已于2019年春上映。
刊于《北京青年报》2019-7-8 《浮生二十一章》里的作品在结集之前就陆续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这和它的传播方式有关。作者任晓雯自述道:“2013年,《南方周末》朱又可先生建议:你在写作版开个专栏,写点‘故事性’文字。我说:那来一组人物素描吧。这样写起了《浮生》。”由...
评分 评分刊于《北京青年报》2019-7-8 《浮生二十一章》里的作品在结集之前就陆续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这和它的传播方式有关。作者任晓雯自述道:“2013年,《南方周末》朱又可先生建议:你在写作版开个专栏,写点‘故事性’文字。我说:那来一组人物素描吧。这样写起了《浮生》。”由...
评分刊于《北京青年报》2019-7-8 《浮生二十一章》里的作品在结集之前就陆续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这和它的传播方式有关。作者任晓雯自述道:“2013年,《南方周末》朱又可先生建议:你在写作版开个专栏,写点‘故事性’文字。我说:那来一组人物素描吧。这样写起了《浮生》。”由...
非常奇怪,当初在南方周末上读的时候,非常喜欢,还打印了好多文本。昨晚上读完,却觉得有些一般了,可能是太短了,很多东西展不开。奇怪。
评分【藏书阁打卡】听说读库mook唯一选入的虚构作品就是此书节选,老六的理由是虽虚构,但真实刻画了时代众生(大意),于是找来看。 短篇小说,每篇两三千字要勾勒一个人的一生,太难,作者很有文体意识,序言自陈写作实验的心得,干货满满。 力求精悍中不失生动,她夹杂沪语方言和明清小说动词,紧凑、利落,文章有琢磨的痕迹,但不生涩,笔力老辣,意外地流畅好看。在清明回家乡的车程中,津津有味地看了一路。 那股世态人情的淡然,人生底色之灰奠定了全书冷冷的基调。唯一遗憾是有些人物很有味,想看到更多细节和后续,而限于短小篇章,未能展开。打算接着看她的长篇《好人宋没用》。 以非虚构的口述资料为素材,创作小说,这种再创作还蛮新鲜的,版权所属怎么界定? 从《繁花》到此书,看到了沪语写作的生命力。
评分非常奇怪,当初在南方周末上读的时候,非常喜欢,还打印了好多文本。昨晚上读完,却觉得有些一般了,可能是太短了,很多东西展不开。奇怪。
评分可以看做一种文体和叙述上的试验,虽然有些地方有过分雕琢的感觉,刀痕明显,但这种反复捶打的语言还是胜出那些根本不在意炼字炼句的小说数筹。
评分很好读,每一篇都很短,每一篇都是开放式,随人畅想,读完,对上海人有点害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