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林尚禮,日本韆葉縣人,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部。大學時代是京都大學山嶽部的注冊會員,曾遍覽日本各地山川。1996年因梅裏雪山登山計劃的契機,開始誌願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傢兼自由作傢,為雜誌提供攝影及采訪作品。其作品多以“人類背後的自然”為主題。同時因長期在藏區生活的經曆,也部分涉及以喜馬拉雅和藏區為中心的山嶽旅遊嚮導工作。現任京都大學學士山嶽會理事。
譯者:
烏尼爾,濛古族,生於內濛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於雲南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在各州縣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喜歡學習語言,探索地區和民族文化及交流。目前就職於內濛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
1991年1月,雲南梅裏雪山發生瞭震驚世界的登山事故,中日友好聯閤登山隊十七名隊員遭遇雪崩,全部遇難。這是人類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難。在一百多年的現代登山史上,梅裏雪山也成為人類唯一無法登頂的山峰。事故發生後,中日雙方進行瞭多方搜索。搜索隊伍中一位名叫小林尚禮的日本登山隊員,更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裏,為瞭讓山難隊友們的亡靈迴到親人身邊,一再深入梅裏雪山搜尋,並已成功找到瞭十六具遺體。《梅裏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就是小林尚禮多年艱辛搜尋的記錄。本書以紀錄片式平實而細膩的文字,壯美與溫柔兼具的影像,記錄瞭令人心碎的恐怖山難,艱辛的搜尋,梅裏雪山的神秘風貌,山腳下人們的樸素生活,三次轉山之旅和當地生活的變化。在跨越多年的搜尋中,他從傲慢的外來登山者,逐漸轉變成為神山的守護者,一位自然主題的攝影師和作傢。而雪山之殘酷與神聖,自然對其心靈和生活的蕩滌,也同樣蕩滌每一個熱愛雪山、熱愛自然的靈魂。
【20220506更新:在最后附上了小林先生在Facebook上公开回应的译文】 带着5月份刚刚出版的小林尚礼中译本来到甲兴村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料到,这会让杰多家的女儿们在二十一年后第一次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下图右下)。 甲兴村这个只有4户人家,深藏于卡瓦格博西坡冰川脚下的...
評分 評分去年十一月底去爬哈巴雪山前买了这本书,就先读了一点点,想带着这份虔诚去走山~爬完下来继续读,“阅读与行路”在那段时间紧密地联在一起,很带感~但是整体读得很缓慢,心情不太好的时候,我并不打开它,因为我感到它本身自带一种沉重感。 日本人视角出发,搜寻遗体原本是件面...
評分读过这本书之后,我会用更复杂的眼光看待梅里雪山。 上次我看到梅里雪山的影像,是几年前学生跟我说起他去旅行的经历。十几岁的小伙子给我看照片,谈起冰川和下面可能存在的裂隙,满脸激动。其中一张照片是典型的雪山照——冰霜覆盖的顶峰映着天空。我当时并没有想起那桩著名的...
評分2015年前后,第一次接触到登山运动资讯。 时值高三,不知为何突然对登山感兴趣,连续几周从管理员处借来多媒体钥匙,从互联网上搜刮相关资讯。兴致勃勃地看完了孙斌首次南壁转西南脊攀登幺妹峰的整段视频,存储了幺妹峰攀登路线示意图到U盘里。 同时,也知道了幺妹峰在登山界骨...
卡瓦格博既是一座生殺予奪的魔山,也是庇佑生命的豐饒之山,同時還是人們寄托心靈的聖山。 四方勝地並不是為瞭讓信徒們去巡禮,而是想要告訴人們這裏是人和神的分界,從這再往裏就是人類的禁區瞭。
评分#?說書# 這是一本關於登山運動的反思之書。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的徵服欲不斷地膨脹。在梅裏雪山山難發生,中日聯閤登山隊十七人殞命之後,作者內心産生瞭“到底誰纔是人類生存的背景”的疑問。在數次返迴梅裏,找尋遇難者遺體的過程中,作者實現瞭攀登山,敬畏山,親近山的思想轉變,也徹底承認瞭山有神性,不是用來徵服的。作者漸漸成瞭一個懂得轉山的外國人,並與當地藏民接下來深厚的友誼。說到與自然的關係,現代人類最重要的可能是收斂,而不是發展。推薦~
评分編輯充滿巧思,數十張彩頁容納瞭百張小林尚禮在卡瓦格博周邊地區的攝影作品,每一次快門都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小林平實敦和的文字也因這些插敘的照片變得更活泛、更有生氣。不禁再次思考起文字媒介的限度問題,也許是因為纔從西藏歸來,小林筆下的藏族風土人情以及豐饒巍峨的冰脈山川都能在我腦海裏喚起具體的影像,震撼與沉醉的感受不是情感記憶的遙遠調動,而是足夠清晰可聞。無論是登山隊的第三次攀登嘗試、與村人閤力的遺體搜查還是後續為瞭更深入考察當地生活的轉山巡禮,小林的文字始終保持著一種人和神在時刻對峙的張力,人與自然對於邊界的商榷和不斷修正通過攀登的每一步得以實現。而那些潛藏於文字之下,通達、驚懼和頓悟時刻的心流,似乎隻能經由無言的共鳴得以相通。
评分藏族餐食裏最有特色的當屬被稱為“佳”的酥油茶瞭。酥油茶是在煮好的茶湯裏放上酥油,再在茶桶裏充分混閤後飲用。像湯,有牛奶和鹽的味道。將高原作物青稞籽實炒熟後磨成粉製作的糌粑,也是藏族傳統食物之一。一般的吃法是用酥油茶攪拌後食用,但也有人直接吃乾的糌粑麵。用石碾把生態作物青稞磨碎而成的糌粑,有著沁人心脾的芳香和濃鬱的味道。明永這樣溫暖的區域還有用玉米麵做成的糌粑,玉米糌粑稍帶有一點甜味。除此之外,還有小麥麵粉做的薄餅“庫瓦”、豬肥肉鹽漬後做成的“帕夏”等,也都是傳統食物。
评分這書太好瞭,邊看邊哭。以為是調查報告,原來是遊記;以為是遊記,原來是自然文學;以為是自然文學,原來是人類學觀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