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概念史導論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海德格爾 哲學 現象學 時間 時間研究 西方哲學 現象學運動 海德格爾(Martin·Heidegger)
發表於2025-02-07
時間概念史導論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可惜最後沒有講完。對現象學的討論那一部分真是重要,還有從鬍塞爾的現象學轉嚮此在的現象學,對此在的生存結構的探討,作為存在與時間的二稿,也很有獨特的重要性和價值。
評分有些翻譯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不是譯者外語不好,而是各種原因的漢語不好。“思想欲行遠道,對思想的翻譯如臨深淵。”
評分主要是看海德格爾如何解釋鬍塞爾。其餘內容都在《存在與時間》裏瞭。
評分目錄都看不懂,是不是過分瞭。
評分海藉瞭第六研究中的真理3作為源初的真理(但鬍塞爾在邏輯研究中把作為係詞的是也即範疇直觀和這麼一個真性存在者das wahre割裂開瞭) 而且說明瞭簡潔感知作為奠基性行為本身就穿插著範疇,也就意味把判斷本身迴溯到das wahre上。係詞本身就是事態結構的一個環節,通過把這個是迴溯到明見的真理(意嚮性)就可以再進一步迴溯到簡潔感知和真存在物(已經是貫穿著特殊範疇的)接下來隻要說明源初的這個das wahre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實在物,而是世界/在世,就可以說明世界嚮來就在這裏,而這個係詞是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從判斷句中解放齣來→此在必定是什麼也操心什麼(一種活動與世界化方式
譯者簡介:
歐東明,男,四川蓬安人,1961年齣生。1983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係,199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現在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工作。近年從事研究的領域主要為:印度宗教與哲學、現象學以及二者之間的思想性關聯。
本書德文版的主要文本來源是馬丁•海德格爾1925年夏季學期的馬堡大學講課稿(由海德格爾本人手書但尚未按音標抄寫)以及經過海德格爾授權同意並增補的西濛•摩塞爾(Simon Moser)的聽課筆記,由佩特拉•耶格爾(Petra Jaeger)負責整理、編輯並於1979年初版問世(本譯本所依據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本書是海德格爾劃時代巨著《存在與時間》的第二稿,同時又被認為是海氏的一部完全獨立的代錶作。
1925年夏季學期,馬丁•海德格爾在馬堡大學開辦瞭一個每周四學時的係列講座。在課程預告中,該講座的標題為“時間概念史”,副標題是“關於曆史和自然的現象學引論”。本書就是講座的主要內容:第一章:現象學研究的興起與初步突破;第二章:現象學的基本發現,它的原則和對其名稱的闡明;第三章:現象學研究的初步成型和對現象學的一種既深入其裏又超齣其外的徹底思考的必要性。
本书作为海德格尔1925年于马堡进行之现象学讲义之讲稿之整理,为切入前期海氏思想脉络之重要文本。不同于“存在与时间”之携哲学皇帝之气势直言哲学之历史对存在问题之视而不见,本书以约1/3的篇章对现象学进行细致和精密的解说,获得存在问题课题域之探讨可能性及必然性,导引...
評分里面海德格尔批评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人格主义倾向。这点戳到了我。胡塞尔的人格即“各种体验关联所具有的统一体结构”,说白了,就是意识的先验结构,它在原则上完全不同于生活世界中变动不居的存在者。胡塞尔也是在这里走了笛卡尔的路子。我想海德格尔是在批判整个唯心主义体系...
評分本书作为海德格尔1925年于马堡进行之现象学讲义之讲稿之整理,为切入前期海氏思想脉络之重要文本。不同于“存在与时间”之携哲学皇帝之气势直言哲学之历史对存在问题之视而不见,本书以约1/3的篇章对现象学进行细致和精密的解说,获得存在问题课题域之探讨可能性及必然性,导引...
評分本书作为海德格尔1925年于马堡进行之现象学讲义之讲稿之整理,为切入前期海氏思想脉络之重要文本。不同于“存在与时间”之携哲学皇帝之气势直言哲学之历史对存在问题之视而不见,本书以约1/3的篇章对现象学进行细致和精密的解说,获得存在问题课题域之探讨可能性及必然性,导引...
評分本书作为海德格尔1925年于马堡进行之现象学讲义之讲稿之整理,为切入前期海氏思想脉络之重要文本。不同于“存在与时间”之携哲学皇帝之气势直言哲学之历史对存在问题之视而不见,本书以约1/3的篇章对现象学进行细致和精密的解说,获得存在问题课题域之探讨可能性及必然性,导引...
時間概念史導論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