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首要问题是一门感知、想象、时间、事物的现象学的问题。
这个“加工”的结果应当就是1928年在胡塞尔的《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第9卷)中由马丁·海德格尔编辑、以《埃德蒙德·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为题发表的东西。这部1928年的著作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905年关于内时间意识的讲座”,“第二部分:1905—1910年对时间意识的分析的附加与增补”。关于这个由十三个附录组成的第二部分,可说的东西不多:一方面是因为,除了唯一的一个附录以外,所有其他附录的底本都无法找到;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这里看起来的确放弃了任何方式的处理:这些文字似乎只是被誊写了下来,并且被不连贯地排列在一起。与此相反,对“第一部分”的内容则可以通过与全面保存下来的。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的翻译出版,使得胡塞尔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被比较完整地引入了汉语学术领域, 这个部分是理解胡塞尔的一个重要视角。尽管如此,由于 胡塞尔的思想资源极为丰富,这个视角也只能提供窥视他的思想大厦的少数几个窗口。 好在现在有许多致力于胡塞尔翻译的学者...
评分按:看的头大,稍不注意,就走神了,抓不住思路和要点。逼自己用这个摘抄笨办法一点点记下来,好像能读进去了,后面的就没有再抄了。。。P1指原书页码。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编者引论 P1 1. 在1906年9月25日的一则日记中,...
评分按:看的头大,稍不注意,就走神了,抓不住思路和要点。逼自己用这个摘抄笨办法一点点记下来,好像能读进去了,后面的就没有再抄了。。。P1指原书页码。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编者引论 P1 1. 在1906年9月25日的一则日记中,...
评分按:看的头大,稍不注意,就走神了,抓不住思路和要点。逼自己用这个摘抄笨办法一点点记下来,好像能读进去了,后面的就没有再抄了。。。P1指原书页码。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编者引论 P1 1. 在1906年9月25日的一则日记中,...
评分按:看的头大,稍不注意,就走神了,抓不住思路和要点。逼自己用这个摘抄笨办法一点点记下来,好像能读进去了,后面的就没有再抄了。。。P1指原书页码。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编者引论 P1 1. 在1906年9月25日的一则日记中,...
非常难懂的一份讲座稿,不过其中暗含着所谓“自明性”的基础——自明性,或同一性是在内时间之中展开的。对于时间的晕圈结构,以及“保留”“预持”有精彩的论述。
评分非常难懂的一份讲座稿,不过其中暗含着所谓“自明性”的基础——自明性,或同一性是在内时间之中展开的。对于时间的晕圈结构,以及“保留”“预持”有精彩的论述。
评分读了第一部分,和去年此时看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差不多的感觉,后者更晦涩。模糊觉得是要区分感知与被感知者、显现与被显现者,以及时间能作主客体区分,被感知、被显现者与时间主体性构成了个体的内在意识,在每一可分割相位上具有前摄与滞留的特征,并且是对以前感知持留的当下化与变异。
评分大一蹲学生会的时候经常看的书之一,一点也看不懂,不过倒是帮助我对音位学、音律学、声明学之类的打下了基础。用声音作时间的比喻真是经典
评分挺好 ,但总觉差点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