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者

反抗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阿尔贝·加缪
出品人:
页数:339
译者:吕永真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2058
丛书系列:译文随笔
图书标签:
  • 加缪 
  • 哲学 
  • 法国 
  • 存在主义 
  • 法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文学 
  • 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如果说加缪一生创作和思考的两大主题就是“荒诞”和“反抗”,如果说哲理随笔《西西弗神话》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集中的阐释,那么《反抗者》就是全面阐释他反抗思想的理论力作。笛卡儿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把思想提高到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唯一标志、唯一条件。加缪在《反抗者》中,则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我反抗故我在”,将反抗视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标志与条件。是的,既然世界本就是荒诞的,对人的理想、人的愿望、人的呼喊只有冷漠的沉默与恶意的敌对,那么,人如果没有反抗,又何以为人?又与蠕虫何异?既然人生而荒诞,为了不至于自杀,为了在荒诞和绝望中寻出人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就必然要进行反抗。也唯有通过反抗这一条出路,才能最终体现出人之为人的尊严和意义。《反抗者》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勇气,足以与《西西弗神话》前后辉映,足以为加缪“在荒诞中奋起反抗”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世界是荒诞的,人的存在是荒诞的,但加缪又说:“现在,重要的是生活”。这就是存在哲学;反抗存在的荒诞境况,反抗是人类的唯一出路,是人证实自身存在的印证。加缪说:“我反抗故我在。”这是一部揭示人类反抗自身生存境况的历史。《西西弗神话》和《反抗者》总而言之,是要...  

评分

评分

译者绪论——加缪荒诞存在价值观道德观和历史观 以不可为而出发,以自身的方式,阐明一种为抵消不可为而为的奋斗,阐明一种基本价值,阐明生存以及使人生存的意志,却不拒绝任何现实的东西 对人类精神而言,只可能有两个世界,即神威的世界和造反的世界,或用基督教语言来说,...  

评分

1951年卡繆的《反抗者》出版,不僅標誌著他和另一位未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特之間的友情決裂,也反映了二戰後的法國(乃至於可看成是歐洲),知識份子陣營的分化情況已到達嚴重程度。隨著冷戰的愈演愈烈,斯大林主義在蘇聯的鎮壓被披露出來,相當一部分知識份子放棄激進主...  

用户评价

评分

當覺得自己總是讀不懂時我會嫌譯文可能翻爛了點,而當我很明白時卻又受不了一位存在主義者通篇都在講虛無主義。原以為反抗不過是反抗,是身體力行被思想支配的一個行動罷了。然後發現在沒有互聯網甚至沒有電腦的年代,卡謬大人是怎麼用打字機頭腦風暴的,或者他究竟讀過多少本書,他腦袋裡到底有億位數埃次方的細胞活躍著。始終遺憾這句: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不管最後形而上的反抗也好,超驗主義非理性的反對也好,我不想在這本書的誘導下人生觀變得更晦澀不明,但事實已然如此。“對反抗者來說,非正義之所以壞,並非在於它否定了永恆的正義思想,而是由於它使分隔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無聲的敵對狀態永久延續下去。”大作家大概都是精神分裂的精神病,339頁一行都不肯停歇分裂的散論,極度擾亂了我這個庸俗的後人。娘的。

评分

: I565.65/4021-3

评分

中二之王。

评分

不解释

评分

可以说普鲁斯特的世界就是一个没有神的世界。这样说之所以正确,决非因为其作品中没有谈论到上帝,而是因为那个世界没有野心成为一个封闭的尽善尽美的世界,赋予永恒以人的面孔。《重新找回的年华》,至少就其雄心来说,是没有神的永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