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

游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继潮,安徽省合肥人,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专业,198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名誉顾问。曾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艺术简历:1982年论文《以神写形试析》发表于《美术》杂志第7期。1989年中国画《选择》入选“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览”,获安徽省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1990年主编《卢沉论水墨画》。1993年《迹》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览”,获优秀奖。1998年《接受与创造》出版,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年应德国中国中心邀请,赴汉诺威举办画展。2001年应邀赴美国西雅图,在美国银行画廊、西博京画廊举办画展。2002年应日本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东京举办画展。2004年论文《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释“以大观小”的思维智慧》发表于《美术研究》第2期。2005年《刘继潮画集》出版,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年《绵延之维——刘继潮中国画展》,绍兴博物馆举办。2007年《绵延之维——刘继潮中国画展》,合肥亚明艺术馆举办。主编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中国绘画欣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刘继潮文集《笔墨之外》出版,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年主编《近现代中国画研究论文选集》,为“经典回顾与现代思考中国画学术系列活动”系列丛书。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刘继潮
出品人:
页数:29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43.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80357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绘画 
  • 艺术理论 
  • 艺术史 
  • 画论 
  • 艺术 
  • 美术史 
  • 刘继潮 
  • *三联@北京*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主要探讨中国古典绘画的空间问题。针对现当代美术理论界对沈括“以大观小”理论阐释的失误,作者采用“本体诠释”的方法与路径,突破“散点透视”的桎梏,详尽而深入探讨《梦溪笔谈》中所阐示的“以大观小”的真义,从而追溯中国古典绘画渊源及哲学基础——《易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大智慧,并紧密联系历代绘画创作经典作品,深入浅出地讨论中国古典绘画独特的空间观念与理路,为中、西古典绘画比较提供新的视角,进而引发思考如何继承与弘扬写意绘画传统这一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作者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建构中国古典绘画自己独特的空间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评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评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评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评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用户评价

评分

他说了绘画空间,其实这本书加上真水无香和中国古代艺术精神这三本书构成了整个传统绘画产生体系,从佛道出来的精神内核,到自我观照的媒介大自然,到如何使用大自然即游观,从而产生构成画面的方法,易经中正影响不放弃具象,得意忘形使它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内核要求的客观性物我无分别的观照方式。最后是物质的媒介笔墨自身属性对应内核从而被利用与发展。整个体系都很清晰。只不过这本书编排的很混乱,太多废话和荒唐话。

评分

他说了绘画空间,其实这本书加上真水无香和中国古代艺术精神这三本书构成了整个传统绘画产生体系,从佛道出来的精神内核,到自我观照的媒介大自然,到如何使用大自然即游观,从而产生构成画面的方法,易经中正影响不放弃具象,得意忘形使它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内核要求的客观性物我无分别的观照方式。最后是物质的媒介笔墨自身属性对应内核从而被利用与发展。整个体系都很清晰。只不过这本书编排的很混乱,太多废话和荒唐话。

评分

给画山水的人看看,还不错

评分

目前正在看,是在论文老师安利下来看的,只是觉得文笔还挺好的。但是实在有点啰嗦,很多重复的内容再三强调。对于观和看的观点有一定的区分,体现了一定的见解欸,但是觉得不够深入,很多解释和引用不够详细。感觉甚至引用的有点叠床架屋,而且有些批评未免偏激。感觉还好吧。没有什么惊艳的见解;即使有什么闪光点,也被连篇累牍的废话遮盖了。

评分

一章就可以讲完的事这人用了九章来哆嗦,充其量就是一篇学术论文硬生生扩展成一本书,不带这样凑字数的。看了三章感觉就跟开头的导论压根没区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