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 (外二篇)

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 (外二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去政治化的政治》(2008)、《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2008)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汪晖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5639
丛书系列:“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图书标签:
  • 汪晖 
  • 西藏问题 
  • 西藏 
  • 政治 
  • 历史 
  • 文化 
  • 社会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汪晖先生并非专业的藏学研究者,却写出了专业藏学家难以企及的专业之作,从中我不仅读出了作者的学养和学识,也读出了作者的理性和良知。——沈卫荣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汪晖先生将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置于中国近代被西方列强殖民化的过程中详加分析,指出今天东西方之间有关“西藏问题”的观点、立场差异实际上很大程度是根植与那一特定时期的利益纠葛与历史情结。在这方面,本书所收另两篇论文《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跨体系社会与区域作为方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佐证和更深刻的历史背景。——石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文本整合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还是说说疏漏吧。 页40:“元朝在西藏设立行省”错的离谱。 页59:衍一“尚”字 页127注1,:“民族”实属“nation”误译,语境下应译为“国家” 考虑到是引文,本书作者责任不大。 页195:“(西)魏、周” “周”前缺(北),实属不应该 引...  

评分

前几天,总算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看完了。对于作者在开篇里介绍的西方的东方主义及西藏政治地位,因为本人知识面太窄,我没有什么太多认识。现代社会所面对西藏问题,更多的是全球经济及世俗力量对西藏本来相对封闭的宗教社会的冲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被某些政治...  

评分

【西方西藏学】 早期传教士去西藏的目的是寻找失落的基督徒,他们认为西藏人就是 12 世纪传说中的、曾经战胜了异教徒、波斯人和米迪亚人的翰王的后裔。 在赫尔德看来,佛教起源于温暖的南方,在暹罗、印度等地方也显示出慈悲、厌战、隐忍、柔和与滞怠的特征,但藏传佛教却由...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篇对西藏问题的论述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新意不大,可以算作萨义德学说在西藏的应用吧。倒是第二篇挺有趣,通过跨体系社会这个概念论及了地方的非地方性(稳固/流动之辩证法);但是问题在于对空间的理解还是太过狭隘,最后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并置不同的时间观达成对区域概念的重构。这个议题应该还有更多文章可做。

评分

除了“跨体系社会”有大而无当之嫌外,在这个概念下,经济因素被囚困在附属地位上,这似乎依旧有碍于对民族国家的反思吧。

评分

没有一页的字面意思匀得圆的……什么鬼书……

评分

谈了东,谈了西,就是没谈“之间的西藏问题”。这本书清楚地表明了依靠出席几次学术会议,咨询几个研究西藏的朋友,一个文学出身的学者在一个他所完全不了解的领域究竟能走出多远。

评分

外行抄公真是什么都敢写,再配上石硕之流的瓶语就更无语了——和那个霍巍经常上演藏学界的“双鬼拍门”!最意外的是沈卫荣也来抬轿子,不过看此人一篇文章里把Tibetan全弄成“西藏的”,亦不难推知其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