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暉,1959年10月生,江蘇揚州人。曾就學與揚州師範學院中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呐喊><彷徨>研究》(1991)、《無地彷徨——“五四”及其迴聲》(1994)、《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4)、《去政治化的政治》(2008)、《彆求新聲——汪暉訪談錄》(2008)等。
汪暉先生並非專業的藏學研究者,卻寫齣瞭專業藏學傢難以企及的專業之作,從中我不僅讀齣瞭作者的學養和學識,也讀齣瞭作者的理性和良知。——瀋衛榮
特彆值得肯定的是,汪暉先生將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置於中國近代被西方列強殖民化的過程中詳加分析,指齣今天東西方之間有關“西藏問題”的觀點、立場差異實際上很大程度是根植與那一特定時期的利益糾葛與曆史情結。在這方麵,本書所收另兩篇論文《琉球與區域秩序的兩次巨變》、《跨體係社會與區域作為方法》為此提供瞭有利的佐證和更深刻的曆史背景。——石碩
民族区域自治不同于统一的行省制。制度上突出了民族区域与其他区域在族群、文化、宗教、语言、习俗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政治上不同于民族自决论和民族国家内的联邦论,没有否定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内涵上不同于族裔民主主义的政治原则,因为自治体并非完全建立在族裔范畴之上...
評分推荐是因为对西藏感兴趣的学者必须读这本书,没有其他含义。作者认为西藏问题是后现代的西方出于自身精神焦虑而产生的东方“香格里拉”想象,“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危机造就了西藏大师在西方的命运”,这完全忽视、回避了西藏这几十年政治体制和民族冲突二者如陀螺般恶性循环导致...
評分抄袭别人文章的人出新书了。 - -- --- ---- 关注一下
評分汪晖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了自己批判“东方主义”的态度。在行文中,也多次直接引述当代中国国家的政治化术语,如“社会主义”。 这本书如果直接翻译给外国人看,我觉得八成会当成政府内开明者的回应。 我喜欢汪晖的写法,先写正文,再谈研究方法。我的毕业论文也是这么写的...
評分文本整合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还是说说疏漏吧。 页40:“元朝在西藏设立行省”错的离谱。 页59:衍一“尚”字 页127注1,:“民族”实属“nation”误译,语境下应译为“国家” 考虑到是引文,本书作者责任不大。 页195:“(西)魏、周” “周”前缺(北),实属不应该 引...
其實隻在書店裏翻瞭3頁,那叫一個差,哼,騙我這種老法師?
评分西藏問題,産生於東亞從前現代的跨體係社會與朝貢體製互為錶裏,發展到接受西方的國際公法和民族國傢理論的曆史大背景之下,而到瞭近三十年,這一問題的復雜化又有經濟至上帶來的去政治化和西方塵囂日上的東方主義想象的影響。汪暉老師對導緻西藏問題的這些諸多因素的分析和論述,非常具有說服力。而書中所附的論述中國的跨體係社會和琉球問題演化曆程的兩篇文章,更是給前文所述西藏問題提供瞭更有利的佐證和更深刻的曆史背景交待。
评分外行抄公真是什麼都敢寫,再配上石碩之流的瓶語就更無語瞭——和那個霍巍經常上演藏學界的“雙鬼拍門”!最意外的是瀋衛榮也來抬轎子,不過看此人一篇文章裏把Tibetan全弄成“西藏的”,亦不難推知其水準。
评分如果今天有西方人對新疆問題格外關心,則很有必要瞭解他是否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動機。而"西藏問題"不一樣,不管西方人對現實的西藏有多少的瞭解,西藏都是他們心中的最愛。"西藏問題"牽涉瞭當今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話語",如人權、博愛、和平、環保、非暴力、文化傳統的延續、男女平等、宗教自由、民族、文化自決等等。對於西方人來說,"西藏問題"是一個立場問題,事關政治正確與不正確。對於西藏的立場和態度錶明你是否是一個先進和開明的現代人,它不需要任何的討論,也來不得半點的含糊。“西藏問題”首先是話語權的問題。
评分汪暉這逼貨,說他不是左派都沒人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